第393章[第3页/共3页]
虽说周兴此人在后代的名声实在不咋地,可也是端庄颠末科考出来的能吏,与他的后继者来俊臣比拟,的确是一个在九霄之上,一个在泥地之下——后者美满是个心机扭曲只会投机倒把的贩子恶棍。
吴诩悄悄一叹,转头看向李小九,道:“九郎,依你之见,当如何措置?”
众臣听到她这话,都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作洗耳恭听状。
吴诩一副‘见鬼’的神采,瞪着李治。
“狄卿,按律当如何讯断?”
得!连狄仁杰都跪了,估计问政事堂的其他相公也是不异的成果……
若只是小我爱好也就罢了,偏这位周郎君还多次试图压服天子在大理寺诏狱里利用这些刑具呢。
第二十五章归去04
“李元嘉、李贞之流,目没法纪,悖逆不道,虽已身故,罪不容赎……二报酬首恶,着枭首弃市……”
那岂不是连上皇一家子也要被连坐么?
以后几年,周郎君前后在河阳、山阴、雍州等地为处所官,积年考评俱是劣等,因而在神龙元年被调回了神都,先是在大理寺为大理寺丞,以后累迁至刑部侍郎。
李治见问,只是微微一勾唇角,面上暴露一抹极其温暖的笑容来,只是他接下来讲说的话可与他的神采全不符合。
作为一个断案者,心已偏了,又如何能公允审批呢?!
周兴自幼爱好浏览律法刑狱之书,16岁那年在科举测验中一举考中了‘律科’的第四名。
本觉得此次兵变只是武皇设下的一个圈套,为的是逼迫李氏宗亲出错,以此肃除异己。却不想这个“圈套”还真的引来了一群魑魅魍魉,连累出了好几桩大案。
也难怪东宫老是瞧他不扎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