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第1页/共3页]
除他以外,主持审判此次兵变的大理寺卿狄仁杰的神采也非常丢脸。
众臣听到她这话,都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作洗耳恭听状。
不等世人回过神来,李治又对周兴道:“其他从犯,就交给永和审理罢……”
“李元嘉、李贞之流,目没法纪,悖逆不道,虽已身故,罪不容赎……二报酬首恶,着枭首弃市……”
狄仁杰忍不住看了一眼坐在他动手的周兴,这个年纪与他相差不大的青年确切有其过人之处啊……
狄仁杰见问,忙避席奏道:“谋逆大罪,不赦之首,依律当处以极刑,连累九族,只是……”尼玛!李元嘉和李贞等人都是上皇的远亲叔伯兄弟啊,血缘也太近了,这要如何判?!
供状中不但详细论述了此次宗室谋逆的全数过程,还包含了李元嘉在长安、洛阳两地这数十年来的布局安排及其遣派李十六勾连诸藩、煽动世家朝臣的各种暗箱操纵……
按照李十六的质料表示,李慎当时是感觉反武的机会并不成熟,以是才回绝参与李贞的行动的,可见其也并非至心臣服!
当年‘高阳公主谋逆’一案死伤无数,血流成河,使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由辅臣良弼转为铁血权臣,形象一落千丈……
据狄仁杰与周兴所得的供词所言,此次参与背叛的宗室诸王除了韩王李元嘉父子和越王李贞父子外,竟还包含太宗之弟鲁王李灵夔父子,太宗之妹常乐公主伉俪等平素看起来非常循分的宗亲。除了高祖、太宗的血脉以外,另有大量的李氏旁支也鲜明在列,如果一一定罪,李氏后辈几近灭族。
吴诩一副‘见鬼’的神采,瞪着李治。
“李贞父子公开起兵兵变,其影响极其卑劣,贤人不严惩便罢了,岂可宽恕?”李三郎自从得知李元嘉便是当初暗害贡献天子的主谋之一,他的神采就没都雅过。
与李元嘉比拟,越王李贞的罪恶反而显得小多了。
“首恶既除,从者无妨酌情……”吴诩刚开口要为诸王家眷讨个情,却被李治给截了话去。
“至于其别人么……”
可即便如此,李小九陛下也不能真把这些王公都给赐死了,毕竟现在的贤人姓‘武’,即便下旨的人是李小九陛下,可朝野高低的人却只会以为这是武皇陛下在肃除异己呢。
至于阿谁周永和周郎君……
作为一个断案者,心已偏了,又如何能公允审批呢?!
她可不想重蹈复辙!
“连坐之事还当慎重……”吴诩看了李治一眼,后者此时神采严厉,很有王八之气地睨视着座下群臣,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些甚么。
交给周兴?
或许你对他的大名会比较熟谙,这货就是后代赫赫驰名的大苛吏——周兴。
吴诩不肯担这个恶名,也担不起这个恶名!
就算讨厌李氏宗亲那些大要一套背后一套的可爱嘴脸,她也还没到要灭人一族的境地,何况此次事件如何说也是李元嘉这个祸首祸首的错,若真的要搞连坐,她跟李小九也跑不脱吧?
“李冲业已伏法,着博州刺史悬尸示众……”
“微臣觉得,正犯李元嘉、李贞业已惧罪他杀,其他从犯必放心生害怕,合法借机严加鞠问,查清统统参与者,不使一人漏网!”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本身的爱好获得了满足,周郎君的神采是前所未有的都雅。
“谨服从。”周兴闻言,面露忧色,忙避席领了旨意。
吴诩还念着李贞毕竟是燕表姐独一的儿子,不欲赶尽扑灭,发起赦免李贞的王妃极其季子,却被政事堂的一干相公给驳了返来。
也难怪东宫老是瞧他不扎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