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第2页/共3页]
不过,这内里熟怕要撤除一些对吴诩成见特别深的人。
至于姐妹们,李小九陛下一贯是看得很重的,如长孙氏、魏氏、薛氏等驸马家都因为尚主的原因,在之前氏族排位中都上升了起码一个层次。
对于这些倚老卖老的叔叔们,李小九陛下底子没多加理睬,直接撸了宗亲中职位最高的徐王李元礼的司徒一职,世人总算不敢聒噪了。
“几个孩子可贵返来一趟,就让他们随驾会长安住几日,恰好大明宫也建好了,让他们去转转也好……”吴诩记得李素节另有两个姐姐在宫中呢,此次返来也恰好让他们姐弟三个聚一聚。
“提及大明宫,我倒是有件事要跟你商讨商讨……”
吴诩闻言,不由白了他一眼:“好好的,我老是召见他们做甚么?”
因为封赏之意是天后首倡的,文武百官和大多数宗亲都对吴诩戴德戴德不已。
李治在高傲的同时,也没忘了他家亲亲娘子的功绩,以是此次泰山之行,李治在肯定了吴诩身材无误后,决然决然变动了历代帝王封禅的老端方,把本应当是朝廷重臣来履行的亚献改成有皇厥后履行。
这一行动与当初李二陛下为承乾‘绑架’朝中重臣的嫡子上东宫的大船何其类似,可李小九陛下的这一手较着更加暖和些,而宗亲们较着更喜好李小九陛下这类汲引自家后辈的做法!
让世人都想不到的是,李小九陛下不但守住了这出乎料想掉到他头上的帝位,还在不到十年时候做成了他爹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的大业。
李二陛下活着时,曾经数次想在泰山封禅,连行宫都修好了,成果因为各种启事,一次都没成行。
好不轻易长孙无忌也被侄子熬死,朝中最风景的不是他们这些亲叔叔,倒是一个发作户出身的武氏,以及她汲引的那些豪门青年……
有种穿越的感受有木有?!
宗室藩王里倒是有那么一两个对此次大殿的安排很有微词,不过慑于吴诩的凶名,也不敢在李小九陛上面前多说甚么,只在纪国太妃韦氏那边为其不平了半天。
吴诩早就传闻了那些宗室到韦太妃那边调拨的动静了,见韦太妃还是如平常一样待她,不由暗赞韦太妃大气。
李二陛下的一堆儿子,至今还好好活在亲王爵位上的只剩七郎蒋王李恽(王太嫔之子)、八郎越王李贞(燕太妃之子)和十郎纪王李慎(韦太妃之子)罢了。
第二十二章天下 01
以是,李小九陛下提出要封禅,没有半个御史跳出来反对,连国中百姓也都欣欣神驰,大力支撑。
吴诩一看大明宫的平面图,顿时来了兴趣。
吴诩看了这繁复大气的设想,相称喜好,又看到图纸上已经标了几座首要宫室的草拟名字,想来是设想院那帮才俊们草拟的名字,就道:“这些殿阁名字获得能够,就让工部和礼部去把匾额做出来好了……”
小三郎这兵权但是实打实的在他家长史手里!
并且,从东宫到大明宫仿佛比去太极宫更便利些,太子殿下只要从自家后门一出来,就能由翰林门进入大明宫的后宫,非常便利!
李小九陛下以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男女有别,非常不当为由,打消了公卿亚献的端方,改由天后主持。
与此同时,大唐辖下各属国、邻国,都派来了使者观礼,大唐境内的各地藩王、太妃更是不远千里赶到泰山,插手大典。
武氏宗族因为天后吴诩的原因,徒然从一个发作户宗族升为大唐第一等世家,这本是无上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