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20章[第1页/共3页]

大海人踌躇不决,寝食不安,最后还是王后额田姬对他说了一番话,他才有了主张。

这是后话。

到洛阳的时候,恰逢牡丹花开之时,李小九还真的给吴诩弄了一个牡丹园,就在合璧宫内里。

作者有话要说:老苏又要被教诲,灭哈哈……

这大抵就是重修《氏族志》和推行‘禁婚令’的负面影响吧?

却说,合法长安城因为订正《姓氏录》和推行‘禁婚令’两项政策,搞得朝野高低鸡飞狗跳的时候。

显庆六年四月,东都八关宫完工,李小九陛下更其名为‘合璧宫’,当月就带着天后和文武百官驾幸洛阳,把长安的烂摊子丢给太子和小李相公等人。李小九陛下俄然来了这一出,可把一众等着在日蚀之际抨击帝后的人气得直跳脚,配角都跑了,他们还闹个毛啊?!

吴诩不由为其对刘洎的交谊表示打动,当即压服了李小九,规复了刘洎的名誉。

这倒是一项不测的收成!

再说,博陵崔氏本来就无人在朝了,要不是李小九陛下怀旧情,现在也该放在降等的行列,现在闷声发大财还来不及呢,哪会出头啊?!

一时,长安城里的大小世家勋贵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跑去围堵崇文馆。崇文馆好好一个清幽之地,每天都像菜市场一样热烈,还能每天看到一些世家为了排行题目上演全武行……

进宫朝见吴诩的那些世家勋贵女眷不过也就两个目标:一是刺探一下《姓氏录》的订正环境,看看本身家能不能留在原位或上升一点;其二,倒是为了自家小娘子的事……

再说,李唐宗室勉强算是五大姓之一,又不是禁婚家,嫁给皇室总比嫁给他姓要强吧……

与订正《姓氏录》这边热烈火爆的场景比拟,‘禁婚令’的推行反应并不是很狠恶。

吴诩虽不似真正的妹子那样喜好花花草草,对赏识一下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还是很有兴趣的。

“体例倒是有,只是现在还不能用……”李小九看来是已有成竹在胸了,只是不知顾忌甚么,没有把设法奉告吴诩。

除了一开端各大世家咬牙切齿放出话来不跟小李相公攀亲外,以后就再也传出甚么谈吐来。

后妃的母家最次也能排到第四等,如许上位,如何看也比考进士轻易些。

固然各大世家都放出了狠话,小李相公还是不为所动,还奏请李小九陛下将现在市道上传播的《氏族志》全数收缴烧毁,新定《显庆姓氏录》,规定统统录入《姓氏录》的氏族必须是在朝五品以上官员所属的家属。此中,遵循贞观的旧例,天后并州武氏、贤妃湖州徐氏以及京兆韦氏、昌平燕氏等首要外戚都列为一等世家,如李绩、李义府、许敬宗、许圉师等人皆因身居相位,其家属都被升为二等世家,其他三品以上的官员家属或入二等或入三等,不一而足。按照李三郎对氏族录入《姓氏录》的换算体例,只要五品(包含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心机家属能够入围,那么就意味着新修的《姓氏录》里的姓氏和家属将比本来《氏族志》里收录的减少起码一半。更要命的是,用李三郎的体例收录氏族,很多之前的一二等大世家如果没人在朝居于高位的话,就面对着被踢出《姓氏录》的窘境。只这一项,先废后的舅家河东柳氏、废贵妃母家兰陵萧氏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百年世家都被无情地丢出了《姓氏录》,更有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这些朱门世家因为家中后辈在朝中的官位不显,遭到了降等……

第二十一章 二圣 16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