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页/共3页]
弘历听了这话,嗤笑一声:“和珅啊和珅,你这又是赵孟頫,又是董其昌的,何不直白一些,说是仿朕的字呢。”
和珅伏跪在地,朗声应道:“皇上的字,雄浑饱满,一气呵成,门生敬慕已久......”
“和珅不敢。”和珅挪了挪跪麻了的腿,冷不防却被一叠稿纸砸中了脑门。
但是弘历比谁都清楚,他离不开和珅。
垂垂地,他发明本身越来越依靠和珅。只要能和他呆在一起,便心安欢愉。他不晓得这类情感是甚么,但是他乐意将和珅绑在他的身边。从御前大臣到外务府总管,他许给和珅高官厚禄,世人羡慕的权益。他的糊口起居,他的平常出行,他的脾气表情,没有人比和珅更清楚。
弘历每晚闭上眼睛,耳边都会回荡着和珅在他临终前的呼喊:“皇上啊,您就这么走了,您让主子如何办?”
弘历见和珅低着头,一副惶惑然的模样,顷刻间也于心不忍,和缓了语气道:“这首诗既不是你作的,那你可知是出自何人之手,作诗之人意欲何为啊?”
和珅悄悄地舒了口气,温声道:“回皇上,这诗是本日传到学内行里的。它的作者门生不清楚,不过门生以为,这诗另有另一种含义。”
和珅一边答话,一边脑筋转得缓慢,从那一溜儿的满清名臣中搜肠刮肚找出一个两朝元老来。硬是把一纸讽刺教习,私藏不臣之心的诗文,说成是赞誉之辞。
和珅坐在洪福酒楼里,一面饮着茶,一面向那跑堂的小厮探听:“不知这婚指的是哪家的公子啊?”
幼年气盛的帝王含笑着应道:“朕的心中所想,和珅都能贯穿。朕想不到的,和珅都替朕想到了。如果哪一日,皇后也能做到这些,朕天然会多看皇后一眼。”
弘历到了嘴边的怒斥又咽了归去,和珅跪在地上的姿势与影象中的阿谁身影重合了。
弘历这一回想,就将和珅晾在了一边。和珅伏在地上,帝王的沉默让时候变得分外难过。
在太前面前,他要做个好儿子;在后妃面前,他要做个好丈夫;在满朝文武面前,他要做个严肃的君主;唯独在和珅面前,他能做一回无所顾忌的清闲天子。
因着他的到来,汗青的巨轮,真的在缓缓地变向......
和珅心下一沉,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本来这冯霁雯是和珅的老婆。真正的和珅就是靠着她的祖父冯英廉的名誉和权势发了迹。可现在,她却被指给了傅恒的四儿子,福长安。
和珅回想了一下诗文,安闲应道:“门生觉得,这‘千人石上坐千人’指的是这官学中的万千学子;这‘一半清来一半明’,是指此中的门生,将来为官清正廉洁,明察秋毫;至于这‘两朝天子一朝臣’,指的是我们大清的两朝元老,颇受百姓恋慕的刘统勋刘大人。这诗里的意义是,寄语吴教习,但愿他将来能多培养几位像刘大人那样的栋梁之才。”
这话说完,又是一室沉寂。弘历也不说话,端起桌上新沏的茶水,慢悠悠地品了一口。却在世人都放松警戒之际,猛地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案上,一声闷响明示着他的肝火:“刘统勋?好一张如簧巧舌,他吴省兰算个甚么东西,能教出刘统勋,他顶多也就能教出个和珅。你和珅又是个甚么官,清正廉洁,明察秋毫,你哪个字能做到?”
影象中的和珅,确切是个能臣。
南巡要银子,和珅去筹;兵戈要银子,和珅去筹;老佛爷过千秋节要银子,和珅去筹。他喜好看和珅竭尽尽力地讨本身欢乐,费尽尽力地周旋于官吏之间。那些私密的事情,他不能对旁人说,唯有和珅,能够充当一个合格的聆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