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页/共3页]
在这庙堂当中,一时的失势失势都不是最要紧的,唯有君恩才是最首要的。那么多的处所官眼红京官,不就因为京官在天子跟前能够说得上话么。
和珅笑笑:“随扈这类事,皇上选谁不选谁,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陈初哲伏在地上,等待着弘历发话。但是跪了半晌,上座的帝王却仍旧沉默着。
陈初哲应道:“回皇上,恰是。”
“阿桂,叮咛下去:这一次的丁祭,朕会亲临山东,以表达朕正视汉学,满汉一家的决计和诚意。”
纪晓岚笑了好一阵,见阿桂要急眼了,方才停下来应道:“就像您说的,风头正劲一定是功德。皇上也是想要大惩小戒,敲打敲打和珅吧。”
“和大人,今岁年底总算能够不那么忙了。我呀,也可贵抽暇到你这儿来一趟。”
陈初哲见他兴趣不高,便见机地打住了话头。
阿桂挠了挠头,吞吐道:“题目不出在旨意上。礼部原该将明旨全数收回,只是有一道,皇上特命留中不发,至今还留在礼部没有收回去。就如同一块烫手山芋,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纪晓岚挑眉道:“不该该啊,许是皇上一时忙忘了。和大人,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说是吧。”
却说纪晓岚回到翰林院,和珅正在钞缮书稿。常日里都埋首于书堆中的纪大学士,破天荒地走到和珅的坐位旁。
太后寿宴三今后,是陈初哲等外埠官员进宫面圣的日子。
“这......这能行么?”许还知踌躇道。
弘历用朱笔在纸上写下“国泰”两个大字,当写到最后一点时,吴书来的声音传了出去:“皇上,阿桂大人求见。”
陈初哲心头巨震,这些日子以来的猜疑与愤激,在这一刻悉数消解了。弘历见他脸上暴露恍然之色,便晓得他已经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