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没有选择[第5页/共8页]
但他还是要撑下去,直到撑死,因为最能折腾他的那位仁兄还没出场。
崇祯并非一个暖和的人,他很暴躁,很用力,用明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阿谁烂摊子,不消力过猛,只能收摊。
实在和崇祯比起来,杨嗣昌是荣幸的,死人虽说告别社会,但毕竟就此摆脱,完整拉倒。
晓得结局(注:悲剧),也没法窜改,却仍然要持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哀思。
措置完统统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他杀。
2、毫不当俘虏;
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气象,借用前人的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因而大师跟着一起造反。
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候,大抵就是阿谁毁他江山的人呈现的时候。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没有等来救兵,他很迷惑儿,为甚么呢?
动静传到北京,按例,崇祯很哀思,固然这几年他常常哀思,但此次,他特别冲动,持续几天都泪流满面,因为他又落空了一名好同道——洪承畴。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达到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端攻城。
现在的崇祯,根基已经焦了,内里打得一塌胡涂,内里打得胡涂一塌,没法混了。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道以上统统的不幸,都没法换来一个幸运的结局——他的尽力,毕竟失利。
洪承畴拒不投降,派使者向都城求救。
统统的王朝,他的开端,正如他的结束,以是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上面这句:
而另一名带头逃窜的,史料记录有点儿争议,但大多数人以为,是吴三桂。
但究竟奉告我们,祖大寿,那真是非普通的固执,并且他还打了埋伏,之前跟朝廷说,他能够守八个月,实际满打满算,他守了两年。
传闻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道常常做梦,梦见有一小我,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转头。
崇祯终究认了,他承认这是气数。但他毕竟是不甘心的: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数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轻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出来的又跑出来。
参考动静
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毕竟不会罢的——征税。
如果没有机遇,看景象不妙,立马就能跑,并且返来还能说,是粮食不敷了,才跑返来的,对上面有了个交代,又不怕究查政治任务,真是比猴还精。
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
带上三天粮食出征,如果赶上好机遇,就猛打一闷棍,打完就跑,也不怕敌手断后路。
所谓贰臣,浅显点儿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道以其光辉事迹,当选叛徒甲等。
题目处理了,办事。
不列等的散公255两;散侯230两;伯品级世职205两;子品级世职180两;男品级世职155两;轻车都尉品级世职130两;骑都尉品级世职105两;云骑尉品级世职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