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玩常用术语[第2页/共3页]
一枪打:将这批货色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拦一道:举高竞买者的代价抢先买来,敌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铲地盘:本身不开店,专跑乡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盘”。
别的另有“下蛋”,则专指复成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流书画停止复制或门生复制教员的作品,再将复成品以冒充真卖给别人。
撂跤货:即真、假不决的货。出售时也不标明其真伪。
追:发明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贬值与贬值而浮动。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打眼:指判定有误,买了假货,或称“走眼”。
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便是“新种”。传世古玩都有一层天然陈腐光芒,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活埋”等等。
旧仿:明清期间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纳:买进藏品,叫归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输:指亏蚀。这正反应出古玩贩子的运营具有很大的打赌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亏蚀亏损,都叫“输”。古玩贩子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妙手。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代价较高,说“这件观音瓶有一眼”。
行里人:处置古玩买卖的同业职员。
窜货场:这是古玩行业同业公会为其会员商户设置的行内古玩买卖场合。行浑家议价风俗用“袖内拉手”体例还价还价,无益保持奥妙。
拉纤:甲要买古玩,乙要卖古玩,中间有人联络、说合,此人即称为“拉纤”的。成交后中间人收取佣金,普通是买方出3%,卖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承担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会做买卖,但无钱开店,便用蓝色布承担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给保藏家,也可卖给同业。这类运营古玩的人及征象被称之为“承担斋”。
活拿:一名古玩贩子从另一古玩贩子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端方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普通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能够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方: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群众币万元。
拿分:指古玩贩子收买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古玩行里同业之间做买卖叫“交行”,普通成交的代价利润很低,偶然乃至是“亏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要价是“天价”。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陈腐或精美,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卖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美,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采办古玩时,请高超的人替本身把握一下标准,以免在鉴定上有甚么闪失。对于代替本身掌控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埋地雷---有些人觉得去乡村从农夫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晓得这些货是作伪的贩子用心和农夫合股“埋地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