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1页/共3页]
黛玉低声道了声“谢”,又不由地生了些怨气,只是晓得不该对刘遇发,强忍了下来,脸上也挂不住多欢畅的笑,想了又想,还是亲手给刘遇斟了杯酒,问道:“王爷是从那边得的这鼎?”
“这有甚么好说的。”锦荷和羡渔也算熟悉了,倒也没问他是出了甚么事,俯身去拨火盆子。
“太太还问王爷,新得了一头鲟鳇鱼,是现在就送王爷府上去,还是再养几天送畴昔,王爷吃新鲜的?”
刘遇接着道:“幸幸亏了如许东西,总算不至于无功受禄,华侈了mm本日温的酒。”身后的小长门立时递过来一个匣子。
文杏道:“既这么着,王爷今儿个是要留这儿用膳了?那我可得紧着去和厨房说,老爷那儿也该备下席来了——二爷也返来了,早晨陪爷用膳说话也好的。”
黛玉听了,不觉想道:“他已位尊如此,亦有这般行不得的无可何如。”
刘遇看了眼炭盆子,心知肚明:“本年娘舅府上的银丝炭还没下来?”银丝炭是贡物,别的炭再如何措置,都多少有些呛的,这好炭也要先供着宫中,才给朝中官员按品级分,别的贡品也罢,夏季的冰,夏季的炭,就是供货的皇商也不定有剩,更别说拿出去卖了。黛玉前几日用的还是婶子送来的、客岁没用完的银丝炭,但是库房里剩的也未几,且她想着大嫂子现在身子不比昔日,也是要留意保暖的,再一个三哥早晨温书熬得晚,夜里露重,也要烧火,本身不能全用了,是以宋氏再送了来,她便让霜信留着,只烧平常的炭火,此时新烧的火盆子里倒是银丝炭,从她屋里搬来的却烧的有多少烟味儿。她屋里有药味儿和极重的腊梅味,倒闻不出来,这儿倒真有些喉咙痒了。
都城里鲜有能被称之为“秋”的气候,黛玉生来惧冷,漱楠苑里早早地烧起了火盆,不过她晓得家里其别人没她这么早,因此特特留着揽月楼待客用,她本身多穿些也就是了。只是刘遇思忖着林家表妹气血两虚,夏季难过,娘舅舅母又不是鄙吝那点子炭的人,想来屋里热得慌,特特地把外头的坎肩换了才来,进了揽月楼,不由地抖了一抖。
刘遇挑了挑眉:“也不是我给mm气受呀。”
刘遇也是一愣,不由自主地接过来,二人四目一对,倒双双羞赧了起来,仓促避开眼神。黛玉只低着头请刘赶上座,又让把林华从南边带来的茶叶拿出来煮。锦荷带着小丫头们端火盆出去的时候,倒是又拿了个汤婆子和一条羊羔毛毯子,见此景也是一怔,倒是不动声色地把汤婆子给了黛玉,又让刘遇把毯子盖好:“虽说羡渔是‘大人’,我们这些小丫头说不得,但是如许的天,冷热不定的,也不晓得给爷带备用的衣裳,就不像他了。方才我们二公子的乳母也在,说她归去叫人送二公子的坎肩来。二公子和王爷身量相称,他有很多衣裳做了也没穿的,爷看在今儿个天冷的份上,先别嫌弃,姑息着暖一暖,可千万别着凉了,别说我们女人,一大师子加起来都担待不起。”她倒是乖觉,当着皇家“爷”的面,连“二爷”都不说的,紫鹃内心一凛,倒是回想元妃探亲的时候,可不比现在亲戚间随便安闲,那样持重的场合,家里下人可有称呼不对的,心不足悸,只安抚本身:“元妃娘娘是宝玉胞姐,比这边可又更近了一层,自家人倒也不管帐较。”
黛玉喜他说的这句“杂学旁收”,道:“二哥哥感觉不冷不热的天儿,我这儿火已经烧起来了,他怕热得紧。”又吃紧地加了句,“王爷不也是,好好的到了我这里,又是热又是凉的,如果着了冷,可如何好。直接叫我去婶子那边说话不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