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红楼]林家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8章 (虫)[第1页/共4页]

林楠淡淡道:“殿下此言差矣,门生从未说本身能开口成诗,写诗这类事,岂能以速率数量论高低?”

林楠含笑悄悄听他说完,才缓缓起家,拱手道:“受教了。”

口中却轻飘飘道:“好啊,殿下容我十天半个月,待我哪一日得了,便给殿下送来。”

李昊却冷哼一声道:“倒是伶牙俐齿,可惜文不对题,本王不过让你就联诗做首诗罢了,话说了一车,诗却一句也无,你如是做不了,我令旁人来做便是,忒多废话!”

林楠哀叹一声。

十天半个月,快马加鞭的话,应当来得及让他的才子老爹帮手诌一首出来吧?

卫若兰走在一边,道:“阿楠,你说实话,阿谁和你‘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到底是谁?”

李资起家,一样双手举杯,一口喝完,才缓缓坐下。

……

林楠却不再理他,转头望向那郝姓少年,道:“这位郝兄,感觉联诗可显诗才?”

御书房中,李熙久久凝睇着面前的一张宣纸,上面写得豁然便是被林楠扣在林如海头上的《采桑子》和《枫桥夜泊》。

卫若兰神采一红,道:“你又哄我!”

与林楠针锋相对者亦感无法,若这诗当真是不着名之人所做,便正应了他那句厚积薄发,如果林如海所做,这一首词一首诗,已然将他们完整镇住……他们拿甚么底气去驳说这话的林如海?

冯紫英和卫若兰大笑。

好久以后,方听李旭道:“公然好诗,的确是绝代之作,却不知作者何人?”

端起酒杯邀敬,抢先一饮而尽。

冯紫英笑道:“江南文风最盛,才子如云,便是垂髫小儿也能来上几句,你说阿楠不会联诗,莫不是打趣吧?”

林楠十指苗条白净,做出如许的行动来非常好看,他似笑非笑的看了指责他盗用别人诗作的少年一眼,淡淡道:“这位兄台倒是将鄙人在扬州的事刺探的清楚,却不知扬州有没有我不会联诗的传闻?”

这一句,倒是打翻了整船的人,林楠不等有人发难,又道:“写诗作词,不是出谋献策,你一句我一句,好诗便有了。诗词之道,存乎一心,不说定要一气呵成,却总有大旨贯穿始终,一首诗,十几小我来写,形也罢,意也罢,都狼藉不堪,如何能得好诗?”

全场皆寂。

林楠叹道:“我现在那里有闲心哄你?”

换了是谁说这句话,他都不会忍气吞声,恰好说话的是李磐。太子过世已经两年,李熙至今尚未立下太子,这李磐是原太子世子,又父母双亡,李熙最为顾恤,如果他们这些做皇子对李磐有半点不善,只怕有能够在李熙心中留下不悌不慈的印象,从而大位无缘。

口中一遍遍低声吟诵:“……现在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林楠淡淡道:“谁说做不得?如有一二知己,小饮浅酌,兴趣来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情投意合,情意相通,非论胜负,不计得失,能够阳春白雪,也能够下里巴人,乃至相互戏弄滑稽,多么快哉?恰好有人将这等雅事,当作争强好胜的东西,为显其能,各言其事,整首诗下来,良莠不齐,鸡同鸭讲,互拼乱凑,令人惨不忍睹!比之我父所言,为赋新词强说愁,更让人好笑可叹!”

旁人应和声不断。

少年一噎,正要说话,林楠又道:“莫说郝兄你,自古以来,能流芳百世的诗歌,有哪一首是联诗联出来的?”

林楠淡淡道:“郝兄发起联诗,想必在这方面素有长才,联的诗文应当很多,敢问郝兄,可曾联出甚么千古绝唱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