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第1页/共3页]
启元五年春,薛贵太妃病逝于赤芍宫。
至于……
“咳咳咳……”宝钗掩唇嗽了两声,莺儿忙要去将冷香丸拿来。见她仓猝拜别的身影,宝钗只扬了扬唇,微浅笑道:“畴前,‘花如解语应倾城,任是无情也动听’,现在,岂不知‘红颜未老恩先断’,亦不知是上皇负了我,还是……我负了本身。”
黛玉闻之此事时,不由地为之一叹。昂首,见坐在龙椅上的启元帝目露几分担忧,不免淡淡笑道:“臣妇只是回想起畴前在舅家时的旧事来,不免生出几分唏嘘。薛贵太妃,畴前也是极有才情的,只是可惜……可惜了。”
莺儿倒抽了一口冷气,神采微白地说:“娘娘可不能胡说呀,那贾太贵妃是福分忒薄了些。到底是因着国公府行事过分,扳连了贾太贵妃。娘娘母家现在蒸蒸日上,怎提起这糟心的事情来!”
当年的贾史王薛,现在亦不复存焉。
说到此处,水涵亦非常心动,思考了不过几日,便携了靠近大臣一同下江南玩耍。
看着黛玉秀美柔婉的面庞,水涵笑道:“皇姐,今后朕若要立后纳妃,也定要像皇兄那般,寻一个知心之人。哪怕天下之大,纵得一心,于愿足矣。”说着,见黛玉笑意愈深,便奸刁地眨了眨眼睛,笑道:“依朕看,如皇姐同裴大人那样,就非常完竣了。”
想到贾元春当日苦楚的了局,宝钗更觉唇亡齿寒。
一面水银镜里,映着那张狰狞的面孔。宝钗神思俄然就恍忽起来,像是从不记得莺儿的模样了。打小儿跟在本身身边一道儿长大的丫环,梳着讨巧的花苞头,怯生生地跟着赵妈妈身后,清澈敞亮的眼睛老是睁得圆圆地瞅着本身。何曾如当今如许,凶暴地近乎卤莽。
新帝即位,她只一心觉得不是三皇子,便是十一皇子。谁曾想,竟是落在一个从不打眼的毛头小子身上。水湛事必躬亲地教诲他,又有林家及皇上一力的搀扶。宝钗纵故意想要动些动机,也是难伤他分毫。
水涵生母乃是皇后的本家姊妹,当年也受尽了宠嬖,在潜邸时就请封了侧妃。在水涵之前,李侧妃另有过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只是可惜,公主幼年偶感风寒,又被人下了虎狼之药,六七岁大的孩子竟就那么去了。李侧妃痛不欲生,幸而老天见怜,及至入宫,又怀了一子,只是从小体弱多病,不知吃了多少药,仍不见好。
她未曾想过,如许满含愤懑的诗句,也有应验在本身身上的一日。
名唤翠儿的宫女笑道:“凭她甚么娘娘,早不复当年恩宠了。这会儿子不过是小我老珠黄的深宫怨妇罢了。”说罢,撇了撇嘴,“当真倒霉得很,若非跟了有权势的主子,说不得我们便早得了汲引了,何必在这儿打闷葫芦呢。”
只是,他位子做得更加稳了,被父皇钦封的摄政王水湛却撂下了一身重担,带着林泽一起纵情山野了。他气得顿脚,却又在内心模糊祝贺他们白头偕老。
正说时,但见两个小宫女畏畏缩缩地站在宫门口探头探脑,莺儿便一手掐着腰,一手指着她俩啐道:“呸!好个没脸没皮的小蹄子,早些时候也不晓得在那里躲懒呢,这会儿子倒晓得来娘娘跟前献殷勤!别觉得我不晓得你们这些下贱胚子的心机,无不是打量着娘娘好性儿,一味地偷奸耍滑罢了。赶明儿我便回了李公公去,我们这赤芍宫是个小庙,容不得你们这两尊大佛!”
远在江南水乡的一片小小莲湖中,面庞姣好的采莲女音容笑容似曾了解,一双清澈的眸子映着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唇边的一颗小小黑痣无端惹民气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