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下[第1页/共6页]
黛玉笑道:“姨祖母还不晓得,现在永福寺也有紫竹林,更有苇塘、芦海。当季时看畴昔,那青帐接天、飞花胜雪,又是一重风景。”
洪氏在旁听了忙道:“女进士之类,我倒听回儿说过,说是有人新编了一出戏,讲的是一个女子因才学过人,扮了男装一起上京,竟考中了进士,还被委任做了参军,办事明决、惠民有方,成果非常得人尊敬。回儿又说,这一出是有原因来头的,虽是戏文,实有三分真事。”
黛玉忙说并未曾闷着。章太夫人就跟洪氏道:“这丫头是顶知礼的,我又白问了一句,公然是老了。”拉了黛玉坐在身边,笑道:“玉儿再捱一会儿。南京这阵气候最热,再过两三刻钟,内里日头上来,这屋里便坐不住人。我们就往前面花圃子边上敞厅里去。差未几你姊妹们就该放了学,都自会畴昔那边,再叫她们与你顽。”
章太夫人见状大笑,道:“你倒聪明,一下子就猜着我本心了。但既聪明,还不当即应了?偏必然要多说上这两三句话。想来是母亲跟前给惯的。林丫头今后可不要学你这婶母。”
章太夫人笑道:“你提示我了——还真是有这么一个戏文,就是前朝人写的《春桃记》;并且也还当真就是根据如许的一个女子,便是前蜀的黄崇嘏,其人其事原收在《承平广记》里的。只是没有考进士这一节:一来当时蜀中未行科发难,二来原记里也说是本地的长官保荐才得的官。不成想后代人添油加酱,又有弄笔的对付戏文,扯出甚么女扮男装考进士的话,这个实在就是给愚夫愚妇说来顽笑了——想那历朝各代,轨制虽有分歧,抡才大事上又岂有一个含混的?不说进士,单止才踏着门的秀才,入场前也先有报名、保结,根梢节末无一不查,那里是一个女子随便换身衣裳行头就混得畴昔的?也就是那些闹哄哄乱为王的处境里,才勉强能说得圆。以是写戏文的,也最爱用残唐五代。只是到底也就出了一个黄崇嘏,叫人得了故事本源。《春桃记》这本,算是把人物因果串得都不坏,只可惜没传得好,到现在七零八落,不成个文。现既说是新编,莫非回小子看的,是有人将它重新梳理补全了的?”
章太夫人这才向敞厅外头阶上跪的赵晋说话,问:“象哥儿的东西,各处可都有人看着?风还没停,这会子还运作着是不是?”
柴氏道:“公然我又没见地了,竟未曾见过呢。”
章太夫人道:“就问一句话,倒要劳动跑上二里地。怪热的天,我可替他娘老子心疼。且我已经定了,后日请一班小戏家来,趁着团聚,大师热烈。待过晌午,他班里就该有人来定曲目,到时顺道问了就是。林丫头看爱甚么戏?不拘甚么,都奉告我。若他们不擅,尽管再叫别家。”
洪氏笑道:“我道甚么?本来又是这么几句话。还是跟他老子一样,一得闲,就爱磋磨这些庄户上的东西。我就看不出此中有甚么趣了。老是随他们去罢。只不迟误了读书的闲事就好。”
赵晋忙答:“是。少爷叮咛每处都留一小我看着,记录水流、转数、风向。”
因而一行人就往花圃去。至园,就见当门一幅一丈余高的石屏,乃是天然天生冰梅丹青,苍劲虬枝自绝壁冰挂上回旋而起,矫夭如龙,上头繁花灼灼,欺云压雪,一派盛春姿势,上面嶙峋山岩上嵌两个字:“悦藻”。黛玉看这两字用的是瘦金,锋芒奇崛,却透出洋洋翠绿兴旺之意,只是并无旁的款识,也不晓得是那个手笔。章太夫人见她住目,便笑道:“这是按京中藻园的匾额拓的。那边园子大些,景色也丰富,却没有这幅石屏,不如如许都雅。”一边又引着黛玉看园中山石花木、廊榭亭台,奉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