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辞世[第1页/共3页]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万般愁思,更与何人说。
姑苏之事一完,贾琏便带着黛玉回京了。
贾琏按着林如海的叮咛办理了林家的财物,又暗里里得了好处,对黛玉也对了分耐烦。更何况他也是幼年丧母,现在见了黛玉如许的,不免动了怜悯之心,一起上也好生照顾着。虽说这一趟差究竟在不好做,到现在已经离家快半载了,只是收成却也不小。贾琏对劲的摸着贴身荷包中的东西,觉着这回真是赚了。不但得了姑父的指导,还拿了实惠的好处,这一场丧事做下来还认得了很多官员。固然都是些江南的处所官,谁晓得别人家今后如何发财呢,多熟谙些小我总归是好的。
因林如海本籍姑苏,便还得送灵回姑苏,只在扬州停灵满四十九日罢了。原也不算甚么,这点子事儿贾琏天然能对付的来,何况另有林升等人从旁帮手。可恰好林mm这模样,让贰内心焦急。
只是几日来,她的泪水就未曾断过,又是水米不能进,急煞了紫鹃雪雁等人。每日除了汤药,便是参汤。只是这些汤水也是喝不下去,只喝几口便又要吐了。几人轮番劝说,黛玉仍旧不肯回房安息,白日里只在上房坐着抄经籍,入夜后便跪在灵堂前守灵。
只是多数时候,林如海还是跟女儿谈天说地,尽量教她一些事理。后宅事件上他不懂,想来在贾家有岳母大人操心也不消他操心,他能叮嘱的,多数还是些办事之道和保养之法。他的身子愈发沉重,已经上了折子,现现在就只是赋闲在家,每日疗养罢了。固然如此,如海还是觉着时候不敷,另有很多话未叮咛,只是这身材真的是每况愈下。
贾琏比几个姊妹年长好几岁,且又成了家,天然跟他们不甚熟谙。昔日里也就听自家媳妇儿常常提及这位林表妹,确切有沉鱼落雁之姿,文君清照之才,可恰好是个纸糊的美人灯。他原还不信,可这几日见了,才晓得此言非虚。
贾琏提早跟黛玉说了,让她将要带的东西清算出来,到时候便从姑苏直接回京。再者扬州林府倒是官邸,能停灵四十九日已是上头的恩情,从今再不能住了。新任巡盐御史听闻就在路上,不日便要到扬州了。
因从小体弱,黛玉本就生的薄弱,风一吹就倒的模样。也是以,身形丰腴的宝钗倒是更得人爱好。现在又哭了几日,连声响儿都发不出了,只干堕泪,素白肥胖的脸上挂着两行清泪,好不惹人垂怜。只现在的甲等大事便是送灵回姑苏,黛玉这幅模样实在让人担忧。
四十九日一过,贾琏便带着黛玉,送林如海的棺木回姑苏。黛玉也是想着让父亲快些入土为安,强撑着身子未曾倒下,倒不像之前母亲归天时那样病得不能起家。贾琏并服侍的世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扶灵是大事儿,如果林女人再出点甚么事儿,那里还能照顾全面了。
多日察看以后,林如海看贾琏并非真正无可救药的纨绔后辈,且他又故意请教,也乐得指导。倒不是想着能让贾家有个明白人,只盼着贾琏能够念着这份好,今后善待玉儿罢了。所说荣国府二房居正房的事儿大师都心知肚明,但是这袭爵天然是以嫡宗子一脉。只要贾府不倒,贾琏好歹还能袭个三等将军呢。再者他伉俪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即便没有实权,到底是行令者,偶然候行事更加便利。
仍旧是那条大运河,两岸的景色也并无太大的窜改,黛玉临窗而坐,心中倒是比三年前更加凄苦。当时她虽没了母亲,心中哀思难抑,好歹家中另有父亲,总算有个依托。又兼年纪还小,想得未几,只是舍不得父亲,又对京中外祖家充满了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