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京都风雨欲来[第1页/共3页]
说着也拿了印在起事书上盖上,若不是徒元义实在做的太绝,徒元丰也不想淌浑水。因为老五和老七谁当天子,他都是恭亲王爵。但是现在他落下把柄给老七,只怕王爵保不住不说另有性命之忧,而老五承诺他即位后封他这一支为世袭罔替的恭亲王爵位。
……
这也是石柏教过他的宦途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能堕入夺嫡忌讳。
徒元丰说:“五哥,你可要说话算话。”
这是石睿安慰他的话,石睿自客岁春闱以后,就留在京里当庶吉人了。贾琏从南边返来后,常和他混,还把握着娘舅家的一些买卖,也仗着碎务之才弄点钱花。他从表弟身上也学到一些见地,独一不快的就是表弟不准他如色中饿鬼,甚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
贾琏劝道:“江南那些主子借着荣国府的势大发横财,但是他们每年能送多少钱钱给你花?有多少人明面是自在身,一边不贡献,一边还是借我们两府之名投机?我们何必为了他们犯讳讳?现在贤人在江南告终这些为祸主子,名义上没有牵涉到我们府上恰是保全了我们。如果赶上想对我们两府开刀的,死的就不是主子,而是我们了。现在丢的钱是别人的、利是别人的、命是别人的,父亲和二叔出头作何来?”
还是小四岁的五弟徒元康因为养在无子的孝仪皇后处,对他多加关照。
贾琏道:“老贤人那模样如何重新临朝?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一目了然了,就是谋逆,何必自欺欺人?谋逆的从龙之功要担多大风险?贤人名正言顺杀回京都来,二婶又肯定贤人会是败的一方?父亲本就是一等将军,不缺繁华繁华,为何提着脑袋就为了当一个不知是甚么名份的、也不知会不会得宠的娘娘的大伯父的名份?父亲尽管家中坐,不偏不倚,不管哪方赢,最后倒是稳稳的还当一等将军,比那不知会不会兑现的娘娘大伯父的身份不知强多少。且看看外祖父当年但是能算出义忠亲王会输会赢?但见他们输了以后是甚么了局?”
贾琏听到这个动静时不由惊呆了,脑筋翁翁作响,但想到表弟石睿说过比来京里怕是不承平,警告过他府上不要沾惹敏感之事。关于江南的事,他也有所耳闻,贾琏原也不平,但石睿说:“江南动乱真与你有甚么影响?你手中的钱是多了还是少了?”
贾政为人陈腐,实在固然迷恋当家人的职位,也是个官迷,但是让他谋逆还是少了一分胆的。
但是贾琏作为年青一代独一顶事的男人,当时也在场,本来贾母的意义是在大事没有灰尘落定前让贾琏看住这一大师子。万一有甚么事他还是要出面的。
贾赦踌躇了,王夫人却急道:“琏儿,事成以后,元春就要当娘娘了,你不但愿当国舅爷吗?这没有谋逆,只不过是出面迎老贤人临朝罢了。”
贾赦却对贾琏不满,说:“你不要坏我等大事,好都雅着家,江南之变,我们四大师族的根都被人拔了,此事岂无能休?”
徒元康看看老九一张都雅的脸,直到现在他才发明这个弟弟曾被他高估了,他只是会在父皇面前卖乖讨巧罢了,不过个绣花枕头。
和廉亲王比拟,原肃亲王徒元义的确是后爹的儿子,正室王妃不过是原外务府副总管(后升为总管)的女儿,侧室吴氏和崔氏,吴氏原是礼部侍郎的女儿,崔氏也不过是山东巡府的女儿,都是他即位后才显荣的家属。
当然,此中受损最小的能够还是贾府,因为他们百口都是二货,底子对本身有多少财产没观点,被主子借势背黑锅的多,获得的实惠要小。最多者,贾府的帖子明面上能够打打官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