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1页/共3页]
宝钗瞥见黛玉身形,心中已是各式滋味,更听她这般言语,调皮里却模糊带着些醋味,细细咀嚼起来,竟是余味无穷,不觉痴了,定定站在那边。
这但是宝钗嫁奁里压箱底的东西,莺儿自是不肯将它白白便宜了人。宝钗不得不几次申明短长,乃至最后摆起蜜斯的谱,才迫得莺儿屈就。
“宝姐姐,你在想甚么呢?”宝钗被一声呼喊打断了思路,昂首看时,见黛玉正凝睇着她,黛眉似蹙非蹙,妙目似喜似愁。
宝钗听了只要苦笑。
茜雪的设法当然是好的,但是她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茜雪千恩万谢地抹着眼泪归去了。在她眼睛里,有了宝钗这句话,天大的事情都不消忧愁了。
只是慧娘是官宦人家的蜜斯,并非靠绣这个度日的,绣品自是有限,她又不幸早夭,这人间仅存的多少件慧纹一时物以稀为贵,便是贾府,也不过一两件。
这日宝钗起了个大早,先去贾府同贾母、王夫人存候,不咸不淡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往大观园而去。
宝钗正待叩门而入,忽见林黛玉摇扭捏摆,从中间一棵花树底下斜斜过来,一边走一边笑着:“宝姐姐本日怎地有空来这大观园中闲逛?我只当宝姐姐常去我潇湘馆,我二人自是最好的,却想不到,姐姐也常来这栊翠庵中走动。提及来,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黛玉带着宝钗去寻宝玉,问他:“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又说:“无安身境,是方洁净。”宝钗当时也以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那边染灰尘?”的语录来比,绝了宝玉参禅之心。
宝钗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笑着安抚莺儿道:“你们只不过代人受过罢了。莫要放在心中。母亲这是在防着我呢。”但是母女之间,何至于如此防备,便是宝钗也说不上来。
实在薛阿姨身为母亲,径直向宝钗将慧纹要走,光亮正大的,没有一小我敢说半句不是。但薛阿姨恰好趁着宝钗主仆不在,跟做贼似的偷偷拿走慧纹,临了还说那样一番话,一来有失体统,二来也让下人寒心。
只是主仆两个翻箱倒柜,寻那件慧纹,却始终不见。复加上一个小红插手战团,主仆三个将里里外外都寻了一遍,那慧纹仍旧无影无踪。厥后宝钗多了个心机,命莺儿悄悄去问正服侍薛阿姨的丫环文杏,文杏惊诧道:“女人箱子里那件慧纹,倒是太太命人收起来了。太太说女人长年进收支出,只怕丫环嬷嬷多有夹带的,那慧纹贵重,她就悄悄收了起来。”
又有刘姥姥来打秋风,投了贾母的缘法,故而贾母带着刘姥姥进大观园游历一番,路过栊翠庵,妙玉独与宝钗黛玉两个吃那梅花上的雪化开烧的茶水。喝了茶,两人不欲同妙玉多说话,出来于花木林当中安步,落英缤纷,飘落肩头……
但是茜雪却不晓得,她走后,宝钗和莺儿合计了好久。
宝钗看着黛玉,不期然就想起宿世里同黛玉共参禅机以及在栊翠庵中一起饮茶的旧事来。
犹记得宿世里,宝钗过十五岁生日,点了《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出戏,因宝玉在旁说些败兴之语,宝钗就以这出戏词采精美为由,将一支《寄生草》背与宝玉听,岂料勾起了这位小爷的痴性,写了些道书禅机的疯话。宝钗客居贾府,恰是到处留意,不时在乎,故而深感不安,恐怕是以获咎了贾家,黛玉却道不然。
宝钗这般想着,秀眉紧蹙,向茜雪将那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问过了一回,叹了口气道:“现在之计,也只要破财消灾,息事宁人了。你且放心归去,我自有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