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秋雨[第2页/共3页]
而燕京公众,却纷繁趁着秋兴外出登高遍插茱萸,燕京七景之一的蒹葭汀每至素商,舴舟摇橹,芦苇絮漫天飞舞,金乌西沉,水天一色,美不堪收。
刚才之言可视为抗旨,天子却不罪她,反倒粲然一笑,她这般浅笑,眼眸新月初现,才闪现出适龄的孩子气。卫容又比天子年长,忐忑不安顷刻消逝,请罪说辞亦只好烂在腹中,心平气和地与她对弈。
唐潆看了眼那奏疏,便搁在一旁,朝会时,她与这表兄打过几次照面。如何说,像是舅母给颜逊戴绿帽,和隔壁老王生的儿子,白净文弱,又骨风端方。颜硕为人子,天然不忍亲见父亲这般落得大家鄙弃的了局,哪怕随便找个字追谥,将来青史上亦不会太丢脸。
唐潆脚下生风,唇畔带笑地疾步畴昔,待踏入殿内,那在外震慑朝臣的君威顷刻烟消云散,她走上前,向端坐于榻上的太后行了一礼。
不公允得很。
幸而,她已十三岁了,再过两年,她及笄亲政,可将皇权尽数握于手中,把握臣子,改革吏治,开疆拓土,届时,阿娘便可真正放心肠歇下来了。
内侍宫娥缀于身后,池再在旁撑伞,雨水滴滴答答地拍打伞面,他已经心极力地将伞面顺着雨势风势倾斜,“漏网之鱼”仍然趁着裂缝打下来,雨滴沾湿衣衫,便渗到内里透出暗影,唐潆身穿冕服,若不细心辩白,自是瞧不出暗影的。
翰林院的俸禄低,更无油水可捞,这卫容亦是豪门出身,京中更无亲戚可打秋风。翰林院里是有几间隔屋可居,狭小,又有男人同在,非常不便。眼看入了秋,气候一日日转凉,那陋室薄墙,女子受不得冻。
每走一步,心中的亲热和雀跃便愈欢娱深切。恐滋扰太后,唐潆过来时便未令人通报,但是未央宫中的宫人仿佛早有筹办,收支于各处偏殿,手捧盥洗的铜盆与洁净的衣衫。
“臣翰林院编修卫容,拜见陛下。”御阶前,卫容身穿七品文官的常服,恭谨施礼。
唐潆将棋子放下,向卫容道:“本日便这般,他日再下。”说罢,她便起家,也不再多看卫容一眼,走出去几步,又停下来,“待冬至那日,你再赖在翰林院不走,朕遣人将你住的那隔屋拆了。”
“那几处民居,你可曾瞧过了?属意哪处?”唐潆捻了黑棋,落子残局。
是年开春,是唐潆即位后的第三次科举,这卫容于女科春闱上拔得头筹,依循旧例先入翰林院任职,积累资格与朝中人脉。
半晌后,唐潆便到了未央宫。六载间,未央宫的陈列格式几近毫无窜改,就连庭苑中那架现在形同虚设的秋千,仍然无缺无损,亦不见陈旧的陈迹。
上疏的人少,却并非全无,比方颜伶及颜逊的嫡宗子颜硕,颜硕受祖荫受父荫,未及弱冠便官至大理寺寺正。
对弈时,两人沉浸于棋局,便全然放下君臣之别。
池再上前,奉上茶盏,她端起茶盏,目光仍旧落于奏疏上。当了数年君王,心肠比宿世还冷硬,却并非无怜悯之心。
想想,就可惜得很。恨不得,本身还是个小萝莉,能够被阿娘亲亲抱抱举高高。
是以,对于被朝臣代表上疏一事,燕京公众:?
青黛率先反应过来,忙就近将窗牖掩上,唯惊骇扰天子与卫容,她行动轻缓,掩窗的声音随之亦非常细弱。
帝位日渐安定,再过两年,她便可及笄亲政,推行新政,势在必行。不塞不流不止不可,她知此事万不能急,需缓缓图之,这两年,她应韬光养晦,收敛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