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衙门内暗藏心机[第1页/共2页]
“紫涵居于都城时,就听李尚书说你开通河渠,广开商路,使中原百姓充足,政绩斐然,返来后只是看了看,公然如此,吴知府但是我大明少有之能吏啊!”张紫涵如此说,虽有恭维的成分,但也并非全数子虚。吴绵文入主开封府后,名声还是不错的,固然也有贪墨,但鼓励农商,梳理河道,绝对算是一名能吏了。
嗯?吴绵文忍不住皱了下眉头,做到知府之位,多少跟朝廷通着气呢,半个月前就听京中传出动静,因为一些事情,英国公府张家大蜜斯会返回祥符,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返来了。以张紫涵的身份,就算回到祥符,也没有拜见吴绵文的事理,倒是该吴绵文去拜见张紫涵才对。将官帽戴好,吴绵文低声私语道,“张大蜜斯甚么时候返来的?”
一幕轩窗锁秋雨,凝睇天涯,怜我独爱菊。环球繁华随风去,满园琴瑟烟花女。
第11章衙门内埋没心机
吴绵文从速拱手回了一礼,态度可比面对杜林茱的时候恭敬多了,“实在不知张蜜斯要来,本府怠慢,还望包涵。”
好一个廉洁不为名的吴知府,张紫涵暗道一声老狐狸,你不体贴其他的,那为甚么还要关着苏立言呢?见张紫涵嘴角划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吴绵文就感遭到一种不天然,咳嗽两声,呵呵笑道,“张蜜斯找本府,但是朝廷有甚么旨意?”
当年选了苏瞻做关门弟子,几年来传授,甚是疲累,甚好苏瞻还算争气,一起过院试、乡试,十六岁便夺得解元公,风头直逼当朝大学士杨廷和。对这个弟子,能够说是寄予厚望,在他看来,凭着苏瞻的才调,过会试的确是轻而易举,到时候再找老友杨廷和与李东阳帮衬一下,殿试入围,点入翰林,能够说宦途弘远。但是,谁也没想到,自从乡试结束,夺得解元后,这个弟子开端流连于烟花场合,更是沉沦上了得月楼里的姚楚楚。为了此事,杜林茱曾经指着苏瞻的鼻子痛骂,可一点用都没有,垂垂地,杜林茱也懒得管了。只是,这一次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因为这个不争气的弟子竟然搅进了杀人案。固然对这个弟子一肚子肝火,可实在是喜好,近十年的师生豪情,又岂是那么轻易忘怀的?
中午的太阳暖意喜人,汴梁河两侧,有着很多培养的花圃,此时胡蝶纷飞,编织着一幅斑斓的画卷。一个身着青衫的老者行动短促的来到开封府,白叟穿着朴实,头戴一顶圆软帽,须眉斑白,尽是皱纹的脸上却尽显矍铄,他身材不高,有些肥胖,可举手投足间,那份儒雅气味却比过了无数人。这个白叟就是白鹿书院院正,苏瞻的恩师杜林茱。杜林茱虽贵为中原大儒,受士林敬佩,但很少跟宦海上的人走动,此次来开封府,还不是为了阿谁不成器的弟子?
吴绵文内心倒是七上八下的,张大蜜斯竟然真是为苏立言来的,现在张大蜜斯亲身来要人,是放,还是不放?该如何答复,可真有点作难了,心入彀较一番,吴绵文缓声道,“本来是为了苏立言啊,以张蜜斯之高贵,若讨要苏立言,本府自当承诺的。只是,苏立言之事,世人皆知,本府也是难堪啊。”
吴绵文这番话听上去是感喟,可实际上倒是堵住杜林茱的嘴,如果想替苏瞻免罪,那就免开尊口了。杜林茱何尝不明白吴绵文的意义,心中多少有些不满的,吴绵文明知苏瞻没有杀沈仲实的能够,还对峙锁在牢中,与草菅性命有何异?吴绵文用话堵住了杜林茱的嘴,接下来杜林茱也不好提苏瞻的事,随便谈了点闲散事情,便起家告别而去。对这位中原大儒,吴绵文尽显尊敬,亲身送出府去。回到后堂,还没有坐稳,师爷蔡九湘便仓促而来,“东翁,张大蜜斯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