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最慢的是活着10[第2页/共2页]
夏天,大哥家里的空调轰轰地响着。他们一出门,她就把空调关了。“夏季不冷,夏天不热。就不是端庄日子。”她说。“热不着也冻不着,不是福分么?”我问。“夏季就得冷,夏天就得热。”她说,“不是端庄日子,就不是端庄福分。”
没有父母,奶奶就是家长。她在哪家住,哪家嫂子就向她唠叨,然后希冀她能够发发威,改改孙子们的弊端。她也说过哥哥们几次,天然全不顶用,因而她就只要自嘲:“可别说我是佘太君了,我就是根五黄六月的麦茬,是个等着翻进土里的老根子。”
“你就只会说我,如何不说她们?”我说,“吃柿子捡软的捏!”“看你这个柿子多软呢。”她不由得笑了,“好话得说给会听的人。媳妇的心离我百丈远,只能说给闺女听。”“你的好话还不就这几句?我早就背会了。”“好文不长,好言未几。背会了没用,吃透了才中。”……那天,小侄子的随身听在茶几上放着,她俄然有些不美意义地指了指,问我这是做甚么用的。我说能够听音乐。她害臊地沉默着,我明白过来,赶紧去找磁带,找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只好放了一盘贝多芬的《运气》。
“看看,又进了。又进了。”她说。听我们一片寂静,她忐忑起来,“这个算数不算数?”
我不信,悄悄问她,她抿嘴一笑:“哪儿能记着那些花梢名儿,归正都好吃。”不过,对日本豆腐她倒是印象深切:“啥日本豆腐,我就不信那豆腐是日本来的。从日本运到这儿,还不馊?”
看到大嫂二嫂都给儿子们买名牌打扮,她就经验我:“越是娇儿,越得贱养。这么小的孩子,吃上不迟误就中,穿上可别太惯了。一年一长个子,穿那么好有甚么用?”
“这么说,我奶奶是胡涂不了的聪明人了?”我逗她。她扑哧一声笑了。
刚才进球的过程换了个角度又放了一遍慢镜头。
“哦,不算数啊。”她不美意义地笑了,“这我哪儿懂。”
我握着那张皱巴巴的十元钱,终究落了泪。
住了一段时候,她越来越多地被掺杂到两个哥哥各自的伉俪冲突中――真是奇特,我婚后的糊口倒很承平。这让我感觉,每小我都有不循分的毒,这毒的总量是恒定的,不过是发作的机会分歧罢了。这事不发那事发,此处不发彼处发,迟不发早发,早不发迟发,早早迟迟总要发作出来才好。我是早发类的,发过就循分了。哥哥们和姐姐却都跟我恰好相反。一贯灵巧听话的姐姐在出嫁后着了魔似的非要生个男孩,为此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怀了一个又一个,流产了一次又一次,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女孩,阿谁儿子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大哥宦途顺利,已经过副职提成了正职,重权在握,趋奉者众,因而整天歌乐艳舞,夜不归宿,嫂子常常为此疑猜,和他活力。二哥自从财经学院毕业以后,在县城一家银行当了小职员,整天数钱的他明显为这些并不属于本身的钱而深感焦炙,因而他整天谋算的就是如何挣钱。他谋算钱的体例就两种,一是炒股,二是打麻将。白日他在事情之余慌着看股市大盘,一放工就忙着凑三缺一,和二嫂连句端庄话都懒得说,二嫂为此也是怨声载道。
慢镜头把这个行动又回放了一遍,她道:“咋又跌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