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玲珑[下卷]_分节阅读_24[第1页/共4页]
“……为臣之道,职在尽忠,其有朋党比周,负国谋私,事资惩戒,必正典刑。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澜阁大学士齐商,久从禁署,谬列鼎台,尽情妄为,政行贪蠹。朕初临万邦,务於弘大,每存容恕,冀有悛心。而乃不顾宪章,敢行欺罔。宜从贬削,以儆效尤!齐商领旨谢恩!”
满朝文武,有谁敢和皇上这般对视?那眼中含着笑,皇上亦神采平淡,朝臣们却大家心弦紧绷,屏声敛气。
二十余年前,莫不平便曾主理钦天监,其星相预言料事如神,屡言屡中,在当时申明斐然。天命之说,神鬼莫测,时人坚信甚深,趋近追从,无形中便在莫不平身边构成一股不成小觑的权势。乃至于厥后,钦天监每发一言几可摆布朝局,逐步令天帝心生顾忌。莫不平有所发觉,随即去官而去,当时也在朝中引发过不小的震惊。此时他复出朝堂,群臣心中不免生出一样的设法——天命所归。
夜天湛微微点头:“卫相早。”
夜天湛也不诘问她,“素儿?”
那天在尚书省和殷监正闹得不欢而散,卫宗平归去今后气性停歇,倒生出些悔意。比来清查亏空、丝绸折俸,大多数朝臣都对昊帝腹诽颇深。年前有几家大的绸缎坊俄然闭门停业,坊间炽热的丝绸买卖一下子便冷了下来,官员手中的丝绸眼下无人敢买,也无人敢卖。紧接着,帝都中又传播起一些说法,暗指莲妃当年所育并非皇族血脉,朝野高低传言纷繁,渐活泼荡。卫宗平审时度势,湛王看来是更加占了上风,步步先发制人。何况再如何说,湛王妃但是卫家的女儿,这他不得不考虑。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倔强办法,夜天湛心底那阵烦躁过后,当即规复了沉着。此时斯惟云正奏报迩来亏空清查的几处大项,跟着他肃正的声音,已有几名大臣跪前请罪。皇上尚未表态,但刚有齐商的前车之鉴,能够想见这几人的了局。夜天湛目光转往御史台那面,当众廷议,接下来就是御史弹劾跟着夺职了,他整一整思路,平心静气地持续听下去。
知己知彼啊,这确切是个好敌手。但他并不成怕,可骇的是他身边有人更加体味本身,这才是令人足乃至命的缺点。想到这里,夜天湛内心一阵烦躁,回了王府在书房中静不下心来,便信步踏雪,去了靳慧那边。
靳慧上前见过他:“王爷别让这小魔星缠上,快先暖暖身子,另有些咳嗽,再着了寒气可不好。”
初十复朝,抱病已久的湛王重新入朝理事。早朝时候未到,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肃天门前,他一呈现,大师纷繁上前见礼。
新正元日,昊帝携皇后登明台接管朝臣朝贺,赐宴太华殿,却打消了其他庆贺活动,接连颁下数道圣旨,催促亏空清查。其决计之大令那些阀门贪蠹心惊胆战,更令很多清官直吏鼓掌称快。
这两道圣旨未经中书门下两省拟审直接公布,当朝革办、提调三品大员,事前谁也未曾知情。圣旨中明着是责斥齐商,但朋党之类清楚暗有所指。殷监正按捺不下,便要上前奏保齐商,却被湛王盯来一眼压了下去。他正不明以是,只见湛王目光往卫宗平身上落去,仿佛漫不经心肠,便和卫宗平打了个照面。
夜天湛眼角冷冷一挑,抬手便将那镶金拨钳掷进了雪炭,火星飞溅,落了一地。
鼓声刚停,禁钟响起,帝都凡四品以上王公官吏肃衣列队,分文东武西鱼贯入肃天门,登阶循廊分班侍立。其他四品以下的官员候于肃天门外,行三拜九叩之礼后,向北拱立静候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