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九天阊阖风云动[第3页/共4页]
“皇上的病到底如何?”
此话一出,殷监正忽见皇后唇边淡笑缓缓加深,便听到凤衍森然的声音:“殷相怕是忘了吧,皇上早有圣谕,如有臣子再提储君之事,以谋逆罪论!”
雄浑大殿前,皇后立于龙阶之上,风扬袖袂猎猎微响,身后天涯风云变幻,御林禁卫如凤翼展翅,摆列侍立,岿然不动。她缓缓将目光转向凤衍,凤衍抚须点头,骄横身姿映入那双凛然凤眸,跟着渐暗的天光堕入无尽的幽深。
此时在殿前,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几分忧心忡忡的陈迹,再等了一会儿,只见御前常侍晏奚从殿中出来,站在阶前传了口谕:“皇上宣凤相觐见,诸位大人还请稍候。”
放眼皇族,皇上膝下独一兰阳公主;灏王昔日遭遇变故,今后不纳妻妾,府中世子乃是收养而来;济王开罪多年,世子亦遭连累;汐王有子放逐边陲;溟王、澈王皆无子嗣;漓王有子尚在襁褓当中。若要册立储君,非湛王世子莫属。面前宫中生变,凤家夺权,情势急转直下,唯有在此才气扳回优势。
“那娘娘岂不该早作筹算?一年半载以后,娘娘又该如何?”
抄家灭族的话语直说出来,仿佛惊得皇后顿失了色彩。静室中升起一股寒意,皇后隔着玉帘细碎与凤衍四目相对,四周雪帛玉脂冷冷的白,只见一双乌黑凤眸,浮光掠影一晃折进了羽睫深处。
风渐急,云随风势掠过大殿宏伟矗立的金龙宝顶,密密低下,遍及天涯。
“还请父亲指导。”皇后一时定下心来,委宛相询。
多少年君臣主从,他或许会有伴君如伴虎的顾虑,但却从未思疑过皇后分毫。皇后平素言行历历在目,不但待他如师如友,更待皇上情深意重,有些人能够令他终此平生坚信不疑,他当年曾言凡是她有叮咛,在所不辞,今时本日,便是如此。
皇后淡淡垂眸:“皇上并无大碍,朝事每日都有御批圣谕,你等照办便是。”
武台殿前凤衍、殷监正等数名大臣站在那边等待召见,大家眉头暗锁,面色凝重。
“日前从朝上返来便咯血不止,接连几日高热昏倒,人事不省,父亲稍后去看看便知。那毒虽还不至于立时致命,但皇上的身子倒是毁了。”
众臣随后肃立,但听脚步吃紧,数名内侍先行站上阶前,紧接着环佩声轻,淡香飘摇,倒是皇后步出殿来。惊奇当中,殷监正偶然一昂首,忽见武台殿前后多出数十名禁军戍卫,明晃金甲在垂垂暗淡的天气下分外刺目,心底顿生不祥预感。
殿前大臣等了近一个时候仍不见任何旨意,天气阴霾。似有雷雨将至,低抑的氛围令世民气中皆生烦躁,只觉时候冗长。
太医令黄文尚宫宴当晚奉召入内便再未出来过,自此两宫防备森严,任谁也得不着精确的动静,照这景象独一的能够便是皇上沉痾,但每日送来武台殿的奏章却全经御笔亲阅,第二日送发三省分毫不错。日前更有一道敕令颁下,予湛王临机专断之权,命他率东海五百战船三十二万雄师兵分三路,全面策动对倭寇的打击。
昔年凌王府几位靠近旧臣都晓得,这世上有一小我能将皇上的笔迹学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但不管再如何像,却毕竟略有差别,一旦故意细心去看,便发明这些奏章底子不是皇上批阅的,而是皇后。
檐下风起,空中浮云高压在大殿上方,略见阴霾。
不过半晌,皇后竟接连贬黜朝中重臣,架空中枢,自来后宫涉政未见如此,余下几位大臣大家惊惧失容,一时噤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