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青岛问题[第2页/共3页]

1898年4月27日,德国威廉天子公布号令:“依1898年3月6日,朕之当局与中国当局在北京缔结之条约,其所指定之胶州湾国土,归德意志帝国之所占有。兹朕以帝国之名置该国土于朕庇护之下”。因为德国视胶州湾为节制中国和称霸天下的首要基地,德皇一反德国殖民地统归交际部殖民局管理的体制,将胶州湾归德国水兵部直辖,设立胶澳总督公署,在总督公署之下,设置了军事部和民事部,民事部又分为外务部和华人事件部;在租借地内设立青岛(郊区)、李村(乡村)两个大区,下分多少小区。胶澳总督及各部、区长官,均由水兵将校充当。胶澳总督为少将或上校军官担负,德皇钦命,权限很大除远东舰队以外,租借地及胶济铁路沿线的统统军队、民政司法等均归总督办理,构成了周到的统治体系。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颁布了180余种法规条例,严历弹压和防备中国住民。如占据之初即公布严禁华人照顾和保有兵器的法律,对住民停止大范围搜索,包含火枪、腰刀、扎枪、弓箭在内的官方防身东西全被搜走,违者处以打100大板和作3个月苦役的惩罚。至于官方集会议事、演戏、燃放鞭炮等均要事前呈报批准才气实施。其科罚轨制并非所谓西方“文明天下”通行的司法轨制,而是实施殖民地针对“蛮横人“的科罚轨制,如鞭挞、打板子、砍头、绞首等,乃至运来了在西方早已废除的断头机残杀中国人,在遭到中国群众激烈反对下,才被迫裁撤。

1904胶济铁路建成后,山东完整成为德国权势范围。但德国野心决不但限山东一地,通过与英国的争夺,德国获得了构筑津镇(江)铁路北端天津山东南境到镇江(后为浦口)的特许权。通过津浦铁路,德国权势从山东扩大到北京、天津,为争霸五洲增加了筹马。在港口、铁路完工后,青岛都会扶植也快速生长起来。遵循其城建打算,从点到面建起了总督府、总督官印、法院、差人厅、海关虎帐、亨利亲王大饭店等大型修建,辟建了郊区街道,创办了电汽公司、自来水厂、屠兽场、四方车辆厂、啤酒厂、缫丝厂、炼铁厂等大型企业和水兵造船厂等兵工企业,疗养院、海水浴场、丛林公园也接踵完工,青岛都会已初具范围。

德国占有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仿佛日本对山东和青岛没有甚么设法与兴趣。这类大要的心机安静没法耐久粉饰日本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天下大战发作前,日本俄然活泼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平常的存眷与兴趣,几次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测青岛德军环境,乘机代替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犯扩大的桥头堡,这类激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1914年8月1日,第一次天下大战终究在欧洲发作。欧洲列都城收缩战线,把首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件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胶洲湾只稀有千兵力,这一情势,正中日本下怀,因而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遇,他们筹办与驻青德军大干一场了,顺势代替德国人对青岛的占有,把垂涎青岛变成一口吞掉。此时烽火缠身的德国成心识地向中国当局表示情愿将青岛偿还给中国,但要求中国当局赐与扶植青岛的资金补偿,并要求重新为德国挑选一个适合的港口,德国这类“偿还”青岛的情势对本身并不亏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最好的缓兵之计,金蝉脱壳。北京当局与德国就此题目停止了奥妙打仗,日本得知动静后,向北洋当局收回警告,指责这是粉碎中立态度,站到了德国一边。北京当局思虑以后再也不敢提及此事,怕引火烧身,祸从天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