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最后的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外一篇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第2页/共4页]

雍王者,姓刘,名胤,字文宣,季汉昭烈天子之孙,安平王刘理之子也。父早亡,胤承嗣王位,娶关中都督傅佥女傅氏为妻,延熙十九年不测坠马,昏倒,七年乃醒,世人皆为之奇。

胤谏后主曰:“魏人将以阴平小道袭成都,请陛下诣兵御敌。”后主乃问群臣,众晒笑,皆不信,后主遂不为备。胤无法,请旨以家兵部曲千人至阴平小道,帝乃准。

时其弟武邑侯辑继安平王之位,乃改封霸陵候,充羽林卫。后因救驾有功,迁中尉右丞。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胤回朝,后主悦,迁其为执金吾,授安西将军,辖阳安、虎步、虎骑三营。改元炎兴。

蒲月,胤率二万五千人,从子午道入汉中,解黄金之围,一起西进,得汉、乐、阳安诸城,光复汉中。彼时钟会在益州,粮道全在汉中,汉中既失,粮道断绝,钟会雄师堕入绝境,被迫东渡涪水,撤至巴西,姜维复克剑阁、成都,规复与汉中之交通。

及至江油,守将马邈与魏人勾搭,欲献城而降,胤斩之。转而进军至靖军山,与邓艾军遭受。邓艾自阴平小道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与胤战于靖军山,穷途末路,舍命而逐,战况至为惨烈,艾军十死八九,胤亦伤亡殆尽。后傅佥自剑阁来援,邓艾大败,与其子邓忠降。

四年春,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叛于河西,杀西羌王姚柯回,胤发兵讨之,首创偏厢车,破秃发树机能于河西走廊,光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秃发树机能逃至乌孙国。胤本欲追击,邓艾谏曰:“公不闻郭嘉遗计定江东之事?”胤乃止,及来岁春,乌孙国主遣人送秃发树机能及敦煌太守马循人头至,胤遂还师。

炎兴二年八月,胤离南中,自汉嘉北上,越雪山,过草沼,行二千里无人之荒域,出奇不料,连拨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宁、金城六郡,天下慑伏。

后主不听,遂乞援东吴。吴主乃派镇军将军西陵督陆抗入蜀。陆抗者,陆逊之子也,明净忠勤,少有胆略,至永安,袭之,夺永安,占江州,巴东之地尽落吴国之手,汉廷俱震。后主乃遣诸葛瞻领军讨之,刘胤、阎宇为副。即战,右将军阎宇临阵而叛,诸葛瞻愤死青阳浦。胤巧做周旋,拒敌于郪县,斩叛将阎宇。陆抗无隙可乘,转攻涪城。

王濬海军顺江而下,势不成挡,吴西陵督陆景,江陵督陆晏前后死节,周处战于武昌,以身就义,汉军一起东下,生俘陆机、陆云,直抵建业城下,七年正月,孙壾降,吴亡。

胤回师成都,在建宁太守霍弋的支撑下,力主迁都南中,痛斥谯周降魏,黄皓降吴之主张,后主准予迁都,并授胤都督之权。

季汉迁都于洛阳,后主病危,姜维等欲扶新兴王恂继位,兵谏开阳门,企图逼宫,事败,维他杀,钟会亦死,后主崩,北地王谌继位,是为康帝,改元兴国,大赦天下。封胤为雍王,加太子太保,大司马、兼录尚书事,都督天下诸军事。

司马炎再度起用羊祜为都督,重整冀州兵马。祜到任后,退守邺城,深壕高垒以拒战,胤破马隆于清河,围邺城,不克,乃转战河内。河内与洛阳独一一河之隔,汉军兵临黄河,晋国朝野震惊,炎欲调邺城兵回援河内,遭羊祜拒,怒而撤其职,槛车擒祜返京问罪,以贾充代之。充至邺城,尽弃之,回师河内,却遭败绩,充身故。炎怒而下旨斩祜于河内,幸得汉军相救,祜降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