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瓯茶[第1页/共2页]
“大人,李家送来的年礼都已入库了。”明岚道。
赵宥已在王朝明的后衙里住了几日,这个小厮没有见过,但看他走过来的方向,应是从王朝明的书房过来的。
姐妹兄弟们,明天的更新奉上~~~
惜惜说,现在的赵宥,也还是个小孩子罢了。
说着,她把礼票据拿过来给罗锦言过目,指着此中的茶叶说道:“崔妈妈说了,往年给您送的都是江南的春茶,春季里采的,到了腊月也就将近变成隔年茶了,本年二表少爷去福建做起茶叶买卖,得了些今秋的大红袍,特地带了两斤给老爷和您尝尝鲜。”
一个有些面熟的小厮端着茶盘走过来,赵宥叫住他,问道:“这么早王大人就有客人吗?”
小厮道:“这是王大人昨晚练字时用的,他白叟家体贴我们没让清算,可我们也要有眼力,早早地把收房清算安妥才是啊。”
明岚口中的扬州是指罗锦言的娘家,李氏的娘家。
明岚回道:“此中二十匹江南时髦的料子和十几张皮子是常贵媳妇收到蜜斯库里了,几枚象牙和玉石的小把件,大蜜斯让摆到您书房的百宝阁上,吃的喝的都交给二侄少爷,大蜜斯只拿了几匣子点心和两斤大红袍。
大红袍是供品,以秋茶为最好,但因产量希少,从福建到都城又是路途遥遥,送到都城时,常常已是次年春季,罗锦言在宫里时,也很少喝到今秋的大红袍。
李大娘舅给送来的这两斤大红袍太可贵了,喝了也太可惜。
李氏归天以后,李家年年都会在正月月朔之前送年礼过来,这年礼当然不是给罗绍的,而是给罗锦言的。
崔妈妈四十高低,穿戴豆沙红的素面褙子,雪青色的裙子,圆髻梳得光溜溜,插着赤金镶玉葫芦簪子,赤金一点油的耳丁,还在发髻上插了朵指甲大小的红绒花,周身高低洁净俐落,面子而不失喜庆。
凌晨,赵宥从屋里出来,几只麻雀在檐下叽叽喳喳,看到有人来了,扑着翅膀飞到了庑廊上面。
那小厮听到这位小公子如许说,便有些显摆地说道:“您可真有目光,听我家大人说,这是本年春季刚采的茶,叫甚么来着......我没记着,归正说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
罗锦言把荷包连同内里的银票交给夏至,夏至取出银票,足足一千两。
崔妈妈是李家的人,大过年的,怎能让她留下,罗绍在内心感喟,如果惜惜身边能有如许一小我该有多好。
夏至笑道:“舅老爷给大蜜斯的压岁钱每年都是这个数,倒是给大蜜斯带来的物件才叫特别。”
今秋的大红袍?罗锦言看着礼单,如有所思。
罗绍并不晓得,这两斤可贵的大红袍,罗锦言并不是拿来喝的。
因为家里没有主持中馈的女眷,每年都是罗绍亲身带着罗锦言来欢迎崔妈妈。
鲁振平是六兄弟中的老二,现在他们六人都是罗锦言的侍卫,罗锦言固然已经七岁,但乡间处所没有都城那么讲究,罗锦言在堂屋里见了他。
罗绍问道:“蜜斯挑了喜好的东西吗?”
他笑着婉拒,赏了崔妈妈三十两银子,罗锦言则赏了对指宽的赤金镯子,崔妈妈笑得见眉不见眼,用过午餐便带着罗家的回礼急仓促赶回扬州,过年是赶不上了,能在正月里赶归去也能吃顿团聚饭。
正在和女儿下棋的罗绍抬开端来,笑着道:“本年可真是早啊。”
罗绍哈哈大笑:“这丫头真是识货的,早早地把那两斤大红袍收起来,免得建昌牛嚼牡丹。”
看到这茶汤,他的眉头动了动,笑道:“王大人真有咀嚼,这是好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