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谢谢您受累[第1页/共2页]
桂春想起桂重阳昨日的话,望向梅氏父子满眼防备;梅朵明显也想到这个,身子绷得直直的,神采有些惨白;只要桂重阳,早就防着梅家,见不惯梅童生“反客为主”模样,对梅氏道:“姑姑,这是哪家的客?如何这个时候上门?”
来人是梅童生与其子梅青柏,亲生父子,天然边幅类似。两人一个是童生,一个是秀才,身上气度自不似平常村民。
桂二爷爷佳耦分开,桂春倒是被梅氏硬留下了,没有跟着忙了一天还不管饭的事理。
梅氏神采发白,没有回声,而是望向桂重阳。
梅氏既起家,几个小的天然也跟着起家。
世人都望向门口,就见门口站着边幅类似的两人,一人五十多岁,留着山羊胡,身上穿戴长衫;一个三十来岁,也是儒生打扮。
桂春与梅朵也都望向桂重阳,氛围一下子严峻起来。
桂重阳含笑道:“本来是亲家二老爷,就是二老爷本日不过来,长辈明日也要登门呢。姑姑是桂家人,梅表姐倒是姓梅的,自没有一向住在桂家的事理。”
村里有村里的端方,常日里串门子甚么的都要避开饭点儿,毕竟谁家也不余裕。只要乞食吃的,才会饭点上门。
梅童生倨傲道:“看你也知书识字,恰是这个事理。”
桌子就摆在院子里,上面摆着几碗凉面。
桂二爷爷在旁点头不已,这个侄孙子看着是个聪明的,可行事不靠谱。这也就是家里这几口人,没有外人,不然定时一骗一个准。又由此想起桂重阳之父桂远,那也是个实心眼的孩子,当年偷银出走是不是受了外人勾引?昨晚还恨得牙根痒痒的,现在又剩下顾恤。
这时,就听桂重阳接着道:“当年姑祖母、姑祖父前后去世,只剩下姑姑与表姐二人,家里庶出劳烦了亲家二老爷十几年,现在恰好当算一算。”
看着角落里的鸡鸭,另有饭桌下蹲着的白猫,梅童生满脸嫌弃。
江五爷不但不打动,反而添了几分烦恼,皱眉道:“那银子是给你置产用的,那里能轻动?你也莫要老挂在嘴上,一点防心都没有。读书是功德,可也不能不晓得情面油滑,财帛动听心,今后莫要大大咧咧给本身招灾!”
梅童生撂下脸,对梅氏道:“你也是书香家世里出来的,如何入了桂家十来年就没了端方?这男男女女的,坐的一块堆儿忒不像话!暮年怜你一小我孤苦无依,让你侄女过来给你解闷,现在朵儿大了,桂家又返来人,到底是外男,当避讳些,本日我来带朵儿归去!”
梅氏皱眉,站起家来:“二叔,二哥。”
昨日桂二爷爷家众长辈还当桂重阳是外客,特地做的炒菜,梅氏这里倒是将他当家人的报酬。
桂重阳虽还不知乡间端方,可这一句话也是落了梅家父子的脸,像是指着他们两个说是乞丐了。
两人不消人请,本身排闼踱步进了院子。
天气渐黑,梅氏要筹措晚餐,江五爷没有跟家里说,不好再外过夜,道别亲人,回镇上去了。
本日做的是芝麻酱凉面,通州这边的风俗是“上车饺子下车面”,送行时吃饺子,拂尘洗尘则是吃面。
从桂家老姑奶奶(梅氏之母)算,桂重阳这声“亲家老爷”倒是没叫错。
江五爷推不得,只能接了钱,点头应道:“若要用钱,必定不瞒着。”
桂二爷爷与桂二奶奶老两口站在门口,看不到江家的马车了,立时就没了精力,摆摆手回绝了梅氏留饭的话,搀扶着回家去了。
桂家式微了十几年不怕,只要子孙有奔头,日子总能过起来。梅氏想到这里,望向桂重阳的目光充满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