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1)[第2页/共4页]
突厥启民可汗卒,上为之废朝三日,立其子咄吉,是为始毕可汗;表请尚公主,诏从其俗。
丙辰,上御观风殿,大备文物,引高昌王黮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升殿宴饮,其馀蛮夷使者陪阶庭者二十馀国,奏九部乐及鱼龙戏以娱之,赐赉有差。戊午,赦天下。
己丑,制官方铁叉、搭钩、□刃之类皆禁之。
康申,以所征周、齐、梁、陈散乐悉配太常,皆置博士弟子以相传授,乐工至三万馀人。
八月,辛酉,上亲祠恒岳,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矩而至西域十馀国皆来助祭。
三月,己巳,西巡河右;乙亥,幸扶风旧宅。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将击吐谷浑。蒲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十里。庚辰,入长宁谷,度星岭;丙戌,至浩亹川。以桥未成,斩都水使者黄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日,桥成,乃行。
大业五年己巳,公元六零九年春,正月,丙子,改东京为东都。
炀天子上之下
帝以右翊卫将军河东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阙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出玉门,启民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闻世雄军已度碛,大惧,请降。世雄乃于汉故伊吾城东筑城,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馀人戌之而还。
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而内存声色,其在两都及巡游,常以僧、尼、羽士、女官自随,谓之四道场。梁公萧矩,琮之弟子;千牛摆布宇文皛,庆之孙也;皆有宠于帝。帝每日于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敕燕王倓与钜、皛及高祖嫔御为一席,僧、尼、羽士、女官为一席,帝与诸爱妾为一席,略相连接,罢朝即从之宴饮,更相劝侑,酒酣殽乱,靡所不至,所觉得常。杨氏妇女之美者,常常进御。皛出入宫掖,不限门禁,至于妃嫔、公主皆有丑声,帝亦不之罪也。
辛丑,帝谓给事郎蔡征曰:“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对曰:“此其以是不能长世。”丙午,至张掖。帝之将西巡也,命裴矩说高昌王黮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召使入朝。壬子,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羪,焚香吹打,歌舞喧噪。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吐屯设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报酬戌卒以守之。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裴矩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其母,请遣使招怀之。仲春,己卯,帝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赍圣旨慰谕之。处罗见君肃甚倨,受诏不肯起,君肃谓之曰:“突厥本一国,平分为二,每岁交兵,积数十岁而莫能相灭者,明知其势敌耳。然启民举其部落百万之众,卑躬折节,入臣天子者,其故何也?正以切恨可汗,不能独制,欲借兵于大国,共灭可汗耳。群臣咸欲从启民之请,天子既许之,师出有日矣。顾可汗母向夫人惧西国之灭,朝夕守阙,抽泣哀祈,蒲伏赔罪,请发使召可汗,令入内属。天子怜之,故复遣使至此。今可汗乃倨慢如是,则向夫报酬诳天子,必伏尸都会,传首虏庭。发大隋之兵,资东国之众,左提右挈,以击可汗,亡无日矣!何如爱两拜之礼,绝慈母之命,惜一语称臣,使社稷为墟乎!”处罗矍但是起,流涕再拜,跪受圣旨,因遣使者随君肃贡汗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