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3)[第2页/共3页]
高澄对诸贵极言褒美崔暹,且戒属之。丞相欢书与邺下诸贵曰:“崔暹居宪台,咸阳王、司马令皆吾布衣之旧,高贵密切,无过二人,同时开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
己酉,上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庚戌,幸回宾亭,宴乡里故老及所经近县迎候者,少长数千人,各赉钱二千。
壬子,东魏以高澄为大将军、领中书监,元弼为录尚书事,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尚书令,侍中高洋为左仆射。
东魏以丧乱以后,户口失实,徭赋不均。冬,十月,丁巳,以太保孙腾、大司徒高隆之为括户大使,分行诸州,得无籍之户六十馀万,侨居者皆勒还本属。十一月,甲申,以高隆之录尚书事,之前大司马娄昭为司徒。
尚书令何敬容妾弟盗官米,以书属领军河东王誉;丁酉,敬容坐免官。
秋,七月,魏更衡量度量,命尚书苏绰损益三十六条之制,总为五卷,颁行之。搜简贤才为牧守令长,皆依新制而遣焉。数年之间,百姓便之。
尚书令司马子如以丞相欢故交,当重担,意气自高,与太师咸阳王坦贪黩无厌;暹前后弹子如、坦及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等罪行,无不极笔。宋游道亦劾子如、坦及太保孙腾、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尚书元羡等。澄收子如系狱,一宿,发尽白,辞曰:“司马子如从夏州策杖投相王,王给露车一乘,豢牸牛犊,犊在道死,唯豢角存,别的皆取之于人。”丞相欢以书敕澄曰:“司马令,吾之故旧,汝宜宽之。”澄驻马行街,出子如,脱其锁;子如惧曰:“非作事邪?”八月,癸酉,削子如官爵。玄月,甲申,以济阴王晖业为太尉;太师咸阳王坦以王还第,元羡等皆免官,其馀死黜者甚众。久之,欢见子如,哀其蕉萃,以膝承其首,亲为择虱,赐酒百瓶,羊五百口,米五百石。
魏自正光今后,政刑弛纵,在位多贪污。丞相欢启以司州中处置宋游道为御史中尉,澄固请以吏部郎崔暹为之,以游道为尚书左丞。澄谓暹、游道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寂然。”暹选毕义云等为御史,时称得人。义云,众敬之曾孙也。澄欲假暹威势,诸公在坐,令暹后至,通名,高视徐步,两人挈裾而入;澄分庭对揖,暹不让而坐,觞再行,即辞去。澄留之食,暹曰:“适受敕在台检校。”遂不待食而去,澄降阶送之。它日,澄与诸公出,之东山,遇暹于道,前驱为赤棒所击,澄回马避之。
蒲月,甲申朔,魏丞相泰朝于长安。
甲午,上幸兰陵,谒建宁陵,使太子入守宫城;辛丑,谒脩陵。
魏诸牧守共谒丞相泰,泰命河北太守裴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营私,为天下最。有如侠者,可与俱立!”众沉默,无敢应者。泰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己丑,大赦。
净水氐酋李鼠仁,乘魏之败,据险反叛;陇右多数督独孤信屡遣军击之,不克。丞相泰遣典签天水赵昶往谕之,诸酋长聚议,或从或否;其不从者欲加刃于昶,昶神采自如,辞气逾厉,鼠仁感悟,遂相帅降。氐酋梁道显叛,泰复遣昶谕降之,徙其豪帅四十馀人并部落于华州,泰即以昶为都督,使领之。
是岁,东魏以散骑常侍魏收兼中书侍郎,修国史。自梁、魏通好,魏书每云:“想彼境内安好,此率土安和。”上答信,去“彼”字罢了。收始定书云:“想境内清晏,今万里安和。”上亦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