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11章 (2)[第3页/共5页]

高敖曹自商山转斗而进,所向无前,遂攻上洛。郡人泉岳及弟猛略与顺阳人杜窋等谋翻城应之,洛州刺史泉企知之,杀岳及猛略。杜窋走归敖曹,敖曹觉得乡导而攻之。敖曹被流矢,通中者三,殒绝很久,复上马,免胄巡城。企恪守旬馀,二子元礼、仲遵力战拒之,仲遵伤目,不堪复战,城遂降。企见敖曹曰:“吾力屈,非心折也。”敖曹以杜窋为洛州刺史。敖曹创甚,曰:“恨不见季式作刺史。”丞相欢闻之,即以高季式为济州刺史。

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聘,以吏部郎卢元明、通直侍郎李业兴副之。谐,平之孙;元明,昶之子也。秋,七月,谐等至建康,上引见,与语,应对如流。谐等出,上目送之,谓摆布曰:“朕本日遇勍敌。卿辈尝言北间全无人物,此等何自而来!”是时邺下言风骚者,以谐及陇西李神俊、范阳卢元明、北海王元景、弘农杨遵彦、清河崔赡为首。神俊名挺,宝之孙;元景名昕,宪之曾孙也;皆以字行。赡,凌之子也。

东魏济州刺史高季式有部曲千馀人,马八百匹,铠仗皆备。濮阳民杜灵椿等为盗,聚众近万人,攻城剽野。季式遣骑三百,一战擒之,又击阳平贼路文徒等,悉平之,因而远近清除。或谓季式曰:“濮阳、阳平乃畿内之郡,不奉诏命,又不侵境,何急而使私军远战!万一得胜,岂不开罪乎!”季式曰:“君何言之不忠也!我与国度同安共危,岂有见贼而不讨乎!且贼知台军猝不能来,又不疑外州有兵击之,乘其无备,破之必矣。以此开罪,吾亦无恨!”

东魏丞相欢游汾阳之天池,得奇石,隐起成文曰“六王三川”。以问行台郎中阳休之,对曰:“六者,大王之字;王者,当王天下。河、洛、伊为三川,泾、渭、洛亦为三川。大王若受天命,终应奄有关、洛。”欢曰:“世人无事常言我反,况闻此乎!慎勿妄言!”休之,固之子也。行台郎中中山杜弼承间劝欢受禅,欢举杖击走之。

仲春,辛未,东魏迁七帝神主入新庙,大赦。

行台郎中杜弼以文武在位多贪污,言于丞相欢,请治之。欢曰:“弼来,我语尔!天下贪污风俗已久。今督将家眷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情面去留不决;江东复有一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觉得正朔地点。我若急正法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黑獭,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故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

敖曹欲入蓝田关,欢令人告曰:“窦泰军没,民气恐动,宜速还。路险贼盛,拔身可也。”敖曹不忍弃众,力战,全军而还,以泉企、泉元礼自随,泉仲遵以伤重不可。企私戒二子曰:“吾馀生无几,汝曹才器足以建功。勿以吾在东,遂亏臣节。”元礼于路逃还。泉、杜虽皆为土豪,村夫轻杜而重泉。元礼、仲遵阴结豪右,袭窋,杀之,魏以元礼世袭洛州刺史。

上苗条干寺阿育王塔,出佛爪发舍利。辛卯,上幸寺,设无碍食,大赦。

时河北诸城多附东魏,左丞杨檦自言父猛尝为邵郡白水令,知其豪杰,请往说之,以取邵郡;泰许之。檦乃与土豪王覆怜等举兵,收邵郡守程保及县令四人,斩之,表覆怜为郡守,遣谍说谕东魏城堡,旬月之间,归附甚众。东魏以东雍州刺史司马恭镇正平,司空处置中郎闻喜裴邃欲攻之,恭弃城走,泰以杨檦行正平郡事。

河间邢磨纳、范阳卢仲礼、仲礼从弟仲裕等皆起兵海阪以应魏。

都督杜陵韦孝宽攻东魏豫州,拔之,执其行台冯邕。孝宽名叔裕,以字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