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10章 (1)[第1页/共4页]

是日,魏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大统,追尊父京兆王为文景天子,妣杨氏为皇后。

甲子,魏以广陵王欣为太傅,仪同三司万俟受洛干为司空。

东魏清河文宣王亶卒。

甲子,东魏丞相欢自将万骑袭魏夏州,身不火食,四日而至,缚槊为梯,夜入其城,擒刺史斛拔俄弥突,因此用之,留都督张琼将兵镇守,迁其部落五千户以归。

甲午,东魏发民七万六千人作新宫于邺,使仆射高隆之与司空胄曹参军辛术共营之,筑邺南城周二十五里。术,琛之子也。

癸未,东魏以咸阳王坦为太师。

三月,戊申,丹杨陶弘景卒。弘景博学多艺能,好摄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弃官,隐居茅山。上早与之游,及即位,恩礼甚笃,每得其书,焚香虔受。屡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国度每有休咎征讨大事,无不先咨之,月中常稀有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将没,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玄月,丁巳,东魏以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旭为司空。

大同二年丙辰,公元五三六年春,正月,辛亥,魏祀南郊,改用神元天子配。

魏渭州刺史可朱浑道元先附侯莫陈悦,悦死,丞相泰攻之,不能克,与盟而罢。道元世居怀朔,与东魏丞相欢善。又母兄皆在邺,由是常与欢通。泰欲击之,道元帅所部三千户西北度乌兰津抵灵州,灵州刺史曹泥资送至云州。欢闻之,遣资粮迎候,拜车骑大将军。道元至晋阳,欢始闻孝武帝之丧,启请举哀礼服。东魏主使群臣议之,太学博士潘崇和觉得:“君遇臣不以礼则无反服,是以汤之民不哭桀,周武之民不平纣。”国子博士卫既隆、李同轨议觉得:“高后于永熙离绝未彰,宜为之服。”东魏从之。

魏灵州刺史曹泥与其婿凉州刺史普乐刘丰,复叛降东魏,魏人围之,水灌其城,不没者四尺。东魏丞相欢发阿至罗三万骑径度灵州,绕出魏师以后,魏师退。欢帅骑迎泥及丰,拔其遗户五千以归,以丰为南汾州刺史。

魏下诏数高欢二十罪,且曰:“朕将亲总六军,与丞相打扫凶丑。”欢亦移檄于魏,谓宇文黑獭、斛斯椿为逆徒,且言:“今分命诸将,领兵百万,克期西讨。”东魏遣行台元晏击元庆和。

或告东魏司空济阴王晖业与七兵尚书薛琡贰于魏,八月,辛卯,执送晋阳,皆免官。

司马子如、高季式召孙搴剧饮,醉甚而卒。丞相欢亲临其丧。子如叩首请罪,欢曰:“卿折我右臂,为我求可代者!”子如举中书郎魏收,欢以收为主簿。收,子建之子也。它日,欢谓季式曰:“卿饮杀我孙主簿,魏收治文书不如我意;司徒尝称一人谨密者为谁?”季式以司徒记室广宗陈元康对,曰:“是能夜中闇书,快吏也。”召之,一见,即授大丞相功曹,掌奥妙,迁大行台都官郎。时军国多务,元康问无不知。欢或出,临行,留元康在后,顿时有所号令九十馀条,元康屈指数之,尽能影象。与功曹平原赵彦深同知奥妙,时人谓之陈、赵。而元康势居赵前,性又柔谨,欢甚亲之,曰:“如此人诚可贵,天赐我也!”彦深名隐,以字行。

壬午,东魏以咸阳王坦为太傅,西河王悰为太尉。

元庆和攻东魏城父,丞相欢遣高敖曹帅三万人趣项,窦泰帅三万人趣城父,侯景帅三万人趣彭城,以任祥为东南道行台仆射,节度诸军。

魏骁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李虎等招谕费也头之众,与之共攻灵州,凡四旬,曹泥请降。己酉,魏进丞相略阳公泰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封安宁王;泰固辞王爵及录尚书,乃封安宁公。以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赞为司徒。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