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1)[第2页/共4页]
齐和帝东归,以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军旅以后,公私空乏,憺厉精为治,广屯田,省力役,存问兵死之家,供其乏困。自以少年居重担,谓佐更曰:“政之不臧,士君子所宜共惜。吾今畅怀,卿其无隐!”因而大家得尽意,民有讼者皆立前待符教,决于俄顷,曹无留事,荆人大悦。
戊辰,巴陵王卒。时上欲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王居之。沈约曰:“古今殊事,魏武所云‘不成慕浮名而受实祸’。”上颔之,乃遣所亲郑伯禽诣姑孰,以生金进王。王曰:“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乃饮沉浸;伯禽就折杀之。
鲁阳蛮鲁北燕等起兵攻魏颍州。
上闻之,使陈虎牙私戒伯之,又遣人代邓缮为别驾。伯之并不受命,表云:“龙符勇猛,邓缮有绩效;台所遣别驾,请觉得治中。”缮因而日夜说伯之云:“台家府藏空竭,复无器仗,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世一时也,机不成失!”緭、永忠等共同意之。伯之谓缮:“今启卿,若复不得,即与卿共反。”上敕伯之以部内一郡处缮,因而伯之集府州僚佐谓曰:“奉齐建安王教,帅江北义勇十万,已次六合,见使以江州见力运粮速下。我荷明帝厚恩,誓死以报。”即命纂严,使緭诈为萧宝寅书以示僚佐,于听事前为坛,歃血共盟。
齐东昏侯嬖臣孙文明等,虽经赦令,犹不自安。蒲月,乙亥夜,帅其徒数百人,因运荻炬,束仗入南、北掖门反叛。烧神虎门、总章观,入卫尉府,杀卫尉洮阳愍侯张弘策。前军司马吕僧珍直殿内,以宿卫兵拒之,不能却。上戎服御前殿,曰:“贼夜来,是其众少,晓则走矣。”命击五鼓。领军将军王茂、骁骑将军张惠绍闻难,引兵赴救,盗乃散走;讨捕,悉诛之。
以谢沭县公宝义为巴陵王,奉齐祀。宝义幼有废疾,不能言,故独得全。
庚午,诏:“有司依周、汉故事,议赎刑条格,凡在官身犯鞭杖之罪,悉入赎停罚,其台省令史、士卒欲赎者听之。”
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中书监,兼尚书令。
丁卯,奉和帝为巴陵王,宫于姑孰,优崇之礼,皆仿齐初。奉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王皇后为巴陵王妃。齐世王、侯册封,悉从降省,唯宋汝阴王不在除例。
天监元年壬午,公元五零二年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
上素善钟律,欲厘正雅乐,乃便宜四器,名之为“通”。每通施三弦,黄钟弦用二百七十丝,长九尺,应钟弦用一百四十二丝,长四尺七寸四分差强,中间十律,所觉得差。因以通声转推月气,悉无差违,而还得相中。又制十二笛,黄钟笛长三尺八寸,应钟笛长二尺三寸,中间十律所觉得差,以写通声,饮古钟玉律,并皆不差。因而被以八音,施以七声,莫反面韵。先是,宫悬止有四閐钟,杂以编钟、编磬、衡钟凡十六虡。上始命设十二轳钟,各有编种、编磬,凡三十六虡,而去衡钟,四隅植建鼓。
甲寅,诏进大司马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置梁百司,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仍旧。仲春,辛酉,梁公始受命。
上遣摆布陈建孙送刘季连后辈三人入蜀,使谕旨慰劳。季连受命,饬还装,益州刺史邓元肇端得之官。
戊子,诏以领军将军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帅众讨之。
緭说伯之曰:“今举大事,宜引众望。长史程元冲,不与人同心;临川内史王观,僧虔之孙,人身不恶,可召为长史以代元冲。”伯之从之,仍以緭为寻阳太守,永忠为辅义将军,龙符为豫州刺史。观不该命。豫章太守郑伯伦起郡兵把守。程元冲既渎职,于家合帅数百人,乘伯之无备,突入至听事前;伯之自出搏斗,元冲不堪,逃入庐山。伯之密遣信报虎牙兄弟,皆逃奔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