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3)[第1页/共3页]
魏主欲自将犯境。癸卯,中外戒严。戊申,诏代民迁洛者复租赋三年。相州刺史高闾上表称:“洛阳草创,曹虎既不遣质任,必非诚恳,无宜轻举。”魏主不从。
永明中,巴东王子响杀刘寅等,世祖闻之,谓群臣曰:“子响遂反!”戴僧静大言曰:“诸王都自应反,岂唯巴东!”上问其故,对曰:“天生无罪,而一时被囚,取一挺藕,一杯浆,皆咨签帅;签帅不在,则竟日忍渴。诸州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何得不反!”
萧子显论曰:帝王之子,发展丰富,期出闺阃,暮司方岳,防骄翦逸,积代常典。故辅以上佐,简自帝心;劳旧摆布,用为主帅,饮食游居,动应闻启;处地虽重,行己莫由。威不在身,恩未下及,一朝艰巨总至,望其释位扶危,何可得矣!斯宋氏之馀风,至齐室而尤弊也。
魏主至洛阳,欲廓清流品,以尚书崔亮兼吏部郎。亮,道固之兄孙也。
丁卯,诏:“藩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悉加禁断。”
魏主命卢渊攻南阳。渊以军中乏粮,请先攻赭阳以取叶仓,魏主许之。乃与征南大将军城阳王鸾、安南将军李佐、荆州刺史韦珍共攻赭阳。鸾,长命之子;佐,宝之子也。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闭城把守。薛真度军于沙堨,南阳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拒之。
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渊表,百官年七十,皆令致仕,并贫困私门。庚子,诏还是铨叙。上辅政所诛诸王,皆复属籍,封其子为侯。
十一月,癸酉,以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
甲申,诏曰:“邑宰禄薄,虽任土恒贡,自今悉断。”
度支尚书虞悰称疾不陪位。帝以悰旧人,欲引参佐命,使王晏赍废立事示悰。悰曰:“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赞惟新乎!不敢闻命!”因恸哭。朝议欲纠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乃止。
丙戌,以闻喜公遥欣为荆州刺史,丰城公遥昌为豫州刺史。时上宗子晋安王宝义有废疾,诸子皆强大,故以遥光居中,遥欣镇抚上流。
甲辰,魏以太尉东阳王丕为太傅、录尚书事,留守平城。
乙酉,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为懿后。
久之,虎使竟不再来,魏主引公卿议行留之计,公卿或觉得好止,或觉得好行。帝曰:“世人纷繁,莫知所从。必欲尽行留之势,宜有客主,共相起发。任城、镇南为留议,朕为行论,诸公坐听得矣,父老从之。”众皆曰:“诺。”镇南将军李冲曰:“臣等正以迁都草创,人思少安;为内应者未得审谛,不宜轻动。”帝曰:“彼降款真假,诚未可知。若其虚也,朕巡抚淮甸,访民痛苦,使彼知君德之地点,有北向之心;若实在也,今不以时应接,则失乘时之机,孤归义之诚,败朕大略矣。”任城王洽曰:“虎无质任,又使不再来,其诈可知也。今代都新迁之民,皆有恋本之心。扶老携幼,始就洛邑,居无一椽之室,食无畑石之储。又冬月垂尽,东作将起,乃‘百堵皆兴’、‘俶载南亩’之时,而驱之使擐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且诸军已进,非无应接。若降款有实,待既平樊、沔,然后銮舆顺动,亦可晚之有!今率然轻举,高低颓废;若空行空返,恐挫损天威,更成贼气,非策之得者也。”司空穆亮觉得好行,公卿皆同之。澄谓亮曰:“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肯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分歧,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万一倾危,皆公辈所为也。”冲曰:“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帝曰:“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贼,无乃似诸!”澄曰:“臣愚暗,虽涉小忠,如果竭诚谋国;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据!”帝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