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1)[第2页/共3页]
戊寅,魏主济河。
秋,七月,丁亥,魏主如阴山。
臧质以璞城主,使之上露板,璞固辞,归功于质。上闻,益嘉之。
六月,壬戌,魏改元正平。
青、冀二州刺史萧斌遣振武将军刘武之等击司马顺则、司马百年,皆斩之。癸亥,梁邹平。
癸酉,诏赈恤郡县民遭寇者,蠲其税调。
壬午,上如瓜步。是日,戒严。
玄月,癸巳,魏主还平城;冬,十月,庚申,复如阴山。
三月,乙酉,帝还宫。
康和入朝于魏,魏主厚礼之。
帝以吏部郎王僧绰为侍中。僧绰,昙首之子也,幼有大成之度,众皆以国器许之。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尚帝女东阳献公主。在吏部,谙悉人物,举拔咸得其分。及为侍中,年二十九,沉深有局度,不以才气高人。帝颇今后事为念,以其幼年,欲大相吩咐,朝政小大,皆与参焉。帝之始亲政事也,委任王华、王昙首、殷景仁、谢弘微、刘湛,次则范晔、沈演之、庾炳之,最后江湛、徐湛之、何瑀之及僧绰,凡十二人。
魏主命太子少傅游雅、中书侍郎胡方回等更定律令,多所增损,凡三百九十一条。
太子为政精察,而中常侍宗爱,性险暴,多犯警,太子恶之。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有宠于太子,颇用事,皆与爱不协。爱恐为道盛等所纠,遂构告其罪,魏主怒,斩道盛即是都街,东宫官属多坐死,帝怒甚。戊辰,太子以忧卒。壬申,葬金陵,谥曰景穆。帝徐知太子无罪,甚悔之。
故诞世之反也,江夏王义恭等奏彭城王义康数有牢骚,动摇民听,故不逞之族因以生心,请徙义康广州。大将徙义康,先遣使语之,义康曰:“人生会死,吾岂爱生!必为乱阶,虽远何益!请死于此,耻复屡迁。”竟未及往。魏师之瓜步,情面忷惧。上虑不逞之人复奉义康为乱;太子劭及武陵王骏、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屡启宜早为之所;上乃遣中书舍人严龙赍药赐义康死。义康不肯服,曰:“佛教不准他杀;愿随宜处罚。”使者以被掩杀之。
魏师过彭城,江夏王义恭震惧不敢击。或告“虏驱南口万馀,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今追之,可悉得。”诸将皆请行,义恭禁不准。明日,驿使至,上敕义恭悉力急追。魏师已远,义恭乃遣镇军司马檀和之向萧城。魏人先已闻之。尽杀所驱者而去。程天祚逃归。
初,魏中书门生卢度世,玄之子也,坐崔浩事逃亡匿高阳郑罴家。吏囚罴子,掠治之。罴戒其子曰:“君子杀身成仁,虽死不成言。”其子奉父命,吏以火爇其体,终不言而死。及魏主临江,上遣殿大将军黄延年使于魏,魏主问曰:“卢度世逃亡,已应至彼。”延年曰:“都下不闻有度世也。”魏主乃赦度世及其族流亡籍没者。度世自出,魏主觉得中书侍郎。度世为其弟娶郑罴妹以报德。
魏人以钩车钩城楼,城内系以驱縦,数百人唱呼引之,车不能退。既夜,缒桶悬卒出,截其钩,获之。明日,又以冲车攻城,城土坚密,每至,颓落不过数升。魏人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尸与城平。凡攻之三旬,不拔。会魏军中多疾疫,或告以建康遣水军自海入淮,又敕彭城断其归路;仲春,丙辰朔,魏主烧攻具退走。盱眙人欲追之,沈璞曰:“今兵未几,虽可恪守,不成出战;但整舟楫,示若欲北渡者,以速其走,计不须实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