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1)[第1页/共4页]
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蒲月,皆至建康,废立之谋告之。
元嘉二年乙丑,公元四二五年春,正月,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表三上,帝乃许之。丙寅,始亲万机。羡之仍退位还第,徐羡之、程道惠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并谓非宜,敦劝甚苦,乃复奉诏视事。
宕昌王梁弥恠遣子弥黄入见于魏。宕昌,羌之别种也。羌地东接中国,西通西域,长数千里,各有酋帅,部落分地,不相统摄;而宕昌最强,有民二万馀落,诸种畏之。
秦王炽磐遣太子暮末帅征北将军木弈干等步骑三万,出貂渠谷,攻河西白草岭、临松郡,皆破之,徙民二万馀口而还。
丁巳,魏以长孙嵩为太尉,长孙翰为司徒,奚斤为司空。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等闲,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情面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守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觉得有合用。灵运自谓才气宜参官僚,常怀愤邑。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安闲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脾气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因而羡之等觉得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在朝,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诸将佐闻营阳、庐陵王死,皆觉得疑,劝王不成东下。司马王华曰:“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虽嗣主不纲,人望未改。徐羡当中才寒士,傅亮布衣诸生,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之心明矣;受寄崇重,未容遽敢背德。畏庐陵严断,将来必不自容;以殿下宽睿慈仁,远近所知,且越次奉迎,冀以见德;悠悠之论,殆必不然。又,羡之等五人,同功并位,孰肯相让!就怀不轨,必将不可。废主若存,虑其将来受祸,致此殛毙;盖由贪生过深,宁敢一朝顿怀逆志!不过欲握权自固,以少主仰待耳。殿下但当长驱六辔,以副天人之心。”王曰:“卿复欲为宋昌邪!”长史王昙首、南蛮校尉到彦之皆劝王行,昙首仍陈天人符应。王乃曰:诸公受遗,不容背义。且劳臣旧将,表里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乃命王华总前任,留镇荆州。王欲使到彦之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反,便应朝服逆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敷恃,更开嫌隙之端,非以是副远迩之望也。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丁酉,王谒初宁陵,还,止中堂。百官奉玺绶,王推让数四,乃受之,即天子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御太极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
仲春,燕有女子化为男。燕主以问群臣,沿书左丞傅权对曰:“西汉之末,雌鸡化为雄,犹有王莽之祸。况今女化为男,臣将为君之兆也。”
夏,四月,秦王炽磐遣平远将军叱卢犍等,袭河西镇南将军沮渠白蹄于临松,擒之,徙其民五千馀户于枹罕。
己卯,魏主还平城。
林邑王范阳迈寇日南、九德诸郡。
秋,七月,行台至江陵,立行门于城南,题曰“大司马门”。傅亮帅百僚诣门上表,进玺绂,仪物甚盛,宜都王时年十八,下教曰:猥以不德,廖降大命,顾己兢悸,何故克堪!辄当暂归朝廷,展哀陵寝,并与贤彦申写所怀。望体其心,勿为辞费。府州佐史并称臣,请题榜诸门,一依宫省;王皆不准。教州、府、国法纪宥所统内见刑,原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