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66章 (2)[第3页/共5页]

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与秦梁州刺史杨安战,广兵败,沮水诸戌皆委城奔溃。亮惧,退守磬险。玄月,安打击汉川。

冬,十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宁康三年乙亥,公元三七五年春,正月,辛亥,大赦。

阳平公融上疏曰:“东胡跨据六州,南面称帝,陛下劳师累年,然后得之,本非慕义而来。今陛下亲而幸之,使其父子兄弟森然满朝,执权履职,势倾勋旧。臣愚觉得狼虎之心,终不成养,星变如此,愿少留意。”坚报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蛮夷为赤子。汝宜息虑,勿怀廉洁。夫惟修德能够禳灾,苟能内求诸己,何惧内乱乎!”

三月,秦太尉建宁列公李威卒。

仲春,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是时,都下情面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坦之甚惧,安神采稳定,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有位望者皆战慑失容,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安闲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必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遂命摆布撤之,与安笑语移日。郗超凡为温谋主,安与坦之见温,温使超卧帐入耳其言。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

冬,十月,丁卯,葬简文帝于高平陵。

以侍中王坦之为中书令,领丹杨尹。

温望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当居摄。既不副所望,甚愤怨,与弟冲书曰:“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温疑王坦之、谢安所为,心衔之。诏谢安征温入辅,温又辞。

桓冲以谢安素有重望,欲以扬州让之,自求外出。桓氏族党皆觉得非计,莫不扼腕苦谏,郗超亦深止之,冲皆不听,处之淡然。甲寅,诏以冲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镇京口;以安领扬州刺史,并加侍中。

三吴大旱,饥,人多饿死。

秦王坚下诏曰:“新丧贤辅,百司或未称朕心,可置听讼观于未央南,朕五日一临,以求民隐。今天下虽未大定,权可偃武修文,以称武侯雅旨。其增崇孔教,禁老、庄、图谶之学,犯者弃市。”妙简门生,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皆就学受业;中外四禁、二卫、四军长大将士,皆令受学。二十人给一经生,教读音句,后宫置典学以教掖庭,选宦官及女隶敏慧者诣博士授经。尚书郎王佩读谶,坚杀之,学谶者遂绝。

六月,秦清河武侯王猛寝疾,秦王坚亲为之祈南、北郊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遍祷河、岳诸神。猛疾少疗,为之赦决死以下。猛上疏曰:“不图陛下以臣之命而亏六合之德,斥地已来,未之有也。臣闻报德莫如尽言,谨以垂没之命,窃献遗款。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前贤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坚览之悲哀。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今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高低安和,臣没以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坚比敛,三临哭,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壹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汉霍光故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