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1)[第4页/共4页]
襄遂帅众归晋,送其五弟为质。诏襄屯谯城,襄单骑渡淮,见谢尚于寿春。尚闻其名,命去仗卫,幅巾待之,欢若平生。襄博学,善议论,江东人士皆重之。
抚军司马高崧言于昱曰:“王宜致书,谕以祸福,自当返旆。如其不尔,便六军整驾,逆顺于兹判矣!”乃于坐为昱草书曰:“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足下而谁?但以比发兵动众,要当以资实为本;运转之艰,前人所难,不成易之于始而不熟虑。顷以是深用为疑,惟在此耳。然非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噂,想足下亦少闻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此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皆由吾暗弱,德信不著,不能平静群庶,保固维城,以是内愧于心,外惭良朋。吾与足下,虽职有表里,安社稷,保家国,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之明德。抢先思宁国而后图其外,使王基克隆,大义弘著,所望于足下。戋戋诚怀,岂可复顾嫌而不尽哉!”温即上疏惶恐称谢,回军还镇。
杜洪、张琚遣使召梁州刺史司马勋。夏,四月,勋帅步骑三万赴之,秦王健御之于五丈原。勋屡战皆败,退归南郑。健以中书令贾玄硕始者不上尊号,衔之,令人告玄硕与司马勋通,并其诸子皆杀之。
秦丞相雄等请秦王健正尊号,依汉、晋之旧,不必效石氏之初。健从之,即天子位,大赦。诸公皆进爵为王。且言单于以是统壹百蛮,非天子所宜领,以授太子苌。
永和八年壬子,公元三五二年春,正月,辛卯,日有食之。
永和七年辛亥,公元三五一年春,正月,丁酉,日有食之。
高开至渤海,准、放迎降。俊以放为渤海太守,准为左司马,约参军事。以约诱于人而遇获,更其名曰钓。
晋纪二十一(起重光大渊献,尽阏逢摄提格,凡四年)
初,闵之为赵相也,悉散堆栈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赵所徙青、雍、幽、荆四州群众及氐、羌、胡蛮数百万口,以赵法禁不可,各还本土;门路交叉,相互杀掠,其能达者什有2、三。中原大乱。因以饥疫,人相食,无复耕者。
蒲月,赵兖州刺史刘启自鄄城来奔。
逄钓亡归渤海,调集旧众以叛燕。乐陵太守贾坚令人告谕村夫,示以成败,钓部众稍散,遂来奔。
初,桓温闻石氏乱,上疏请出师经略另原,事久不报。温知朝廷仗殷浩以抗己,甚忿之;然素知浩之为人,亦不之惮也。以国无他衅,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迹,皋牢罢了,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度用。屡求北伐,圣旨不听。十仲春,辛未,温拜表辄行,帅众四五万逆流而下,军于武昌,朝廷大惧。
赵并州刺史张平遣使降秦,秦王以平为大将军、冀州牧。
孝宗穆天子中之上
刘显弑赵王祗及其丞相安乐王炳、太宰赵庶等十馀人,传首于邺。骠骑将军石宁奔柏人。魏主闵焚祗首于通衢,拜显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