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3)[第2页/共3页]
十仲春,济岷太守刘闿等杀下邳内史夏侯嘉,以下邳叛,降于后赵。石瞻攻河南太守王瞻于邾,拔之。彭城内史刘续复据兰陵石城,石瞻攻拔之。
咸和二年丁亥,公元三二七年春,正月,朱提太守杨术与成将罗恒战于台登,兵败,术死。
温峤闻之,即欲帅众下卫建康,三吴亦欲叛逆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朝廷遣使谕峻,峻曰:“台下云我欲反,岂得活邪!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往者国度危如累卵,非我不济;狡兔既死,猎犬宜烹。但当死报造谋者耳!”
司徒导称疾不朝,而私送郗鉴。卞壸奏“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请免官。”虽事寝不可,举朝惮之。壸俭素廉絜,裁断切直,当官干实,性不弘裕,不肯苟同时好,故为诸名流所少。阮孚谓之曰:“卿常无闲泰,如含瓦石,不亦劳乎!”壸曰:“诸君子以品德恢弘,风骚相尚,执鄙吝者,非壸而谁!”时贵游后辈多慕王澄、谢鲲为放达,壸厉色于朝曰:“悖礼伤教,罪莫大焉;中朝颠覆,实因为此。”欲奏推之,王导、庾亮不听,乃止。
宣城内史桓彝欲起兵以赴朝廷,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民易扰,谓宜且按甲以待之。彝厉色曰:“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鹯之逐鸟雀。’今社稷危逼,义无宴安。”辛未,彝进屯芜湖。韩晃击破之,因打击宣城,彝退保广德,晃大掠诸县而还。徐州刺史郗鉴欲帅所领赴难,诏以北寇,不准。
丹杨尹阮孚以太后临朝,政出舅族,谓所亲曰:“今江东创业尚浅,主幼时艰,庾亮幼年,德信未孚,以吾观之,乱将作矣。”遂求出为广州刺史。孚,咸之子也。
壬子,彭城王雄、章武王休叛奔峻。雄,释之子也。
后赵王勒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
尚书左丞孔坦、司徒司马丹杨陶回言于王导,请“及峻未至,急断阜陵,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将来,可往逼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峻至则民气危骇,难与战矣。此时不成失也。”导然之,庾亮不从。十仲春,辛亥,苏峻使其将韩晃、张健等袭陷姑孰,取盐米,亮方悔之。
秋,七月,癸丑,观阳烈侯应詹卒。
峻闻之,遣司马何仍诣亮曰:“讨贼外任,远近惟命,至于内辅,实非所堪。”亮不准,召北中郎将郭默为后将军、领屯骑校尉,司徒右长史庾冰为吴海内史,皆将兵以备峻。冰,亮之弟也。因而下优诏,征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以弟逸代领部曲。峻上表曰:“昔明天子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臣何敢即安!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犬之用。”复不准。峻严装将赴召,踌躇未决。参军任让谓峻曰:“将军求处荒郡而不见许,局势如此,恐无活路,不如勒兵自守。”阜陵令匡术亦劝峻反,峻遂不该命。
夏蒲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张竣闻赵兵为后赵所败,乃去赵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遣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帅众数万,东会韩璞,攻掠赵秦州诸郡。赵南阳王胤将兵击之,屯狄道。枹罕护军辛晏垂危。秋,骏使韩璞、辛岩救之。璞进度沃干岭。岩欲速战,璞曰:“夏末以来,日星数有变,不成轻动。且曜与石勒相攻,胤必不能久与我相守也。”与胤夹洮相持七十馀日。冬,十月,璞遣辛岩督运于金城,胤闻之,曰:“韩璞之众,十倍于吾。吾粮未几,难以耐久。今虏分兵运粮,天授我也。若败辛岩,璞等自溃”。乃帅骑三千袭岩于沃干岭,败之,遂前逼璞营,璞众大溃。胤乘胜追奔,济河,攻拔令居,斩首二万级,进据振武,河西大骇。张阆、辛晏帅其众数万降赵,骏遂失河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