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26章 (2)[第2页/共3页]

汉中常侍王沈、宣怀、中宫仆射郭猗等,皆宠幸用事。汉主聪游宴后宫,或三日不醒,或百日不出;自去冬不视朝,政事一委相国粲,唯杀生、除拜乃使沈等入白之。沈等多不白,而自以其私意决之,故勋旧或不叙,而奸佞小人稀有日至二千石者。军旅岁起,将士无钱帛之赏,而后宫之家,赐及僮仆,动至数千万。沈等车服、第舍逾于诸王,后辈中表为守令者三十馀人,皆贪残为民害。靳准阖宗谄事之。

曾复致笺于崧,求讨丹水贼以自效,崧许之。陶侃遗崧书曰:“杜曾凶狡,所谓‘鸱枭食母之物’。此人不死,州土未宁,足下当识吾言!”崧以宛中兵少,藉曾为外援,不从。曾复帅逃亡二千馀人围襄阳,数日,不克而还。

郭猗与准皆有怨于太弟乿,猗谓相国粲曰:“殿下光文帝之世孙,主上之嫡子,四海莫不属心,何如欲以天下与太弟乎!且臣闻太弟与大将军谋因三月上巳大宴反叛,事成,许以主上为太上皇,大将军为皇太子,又许卫军为大单于。三王处不疑之地,并握重兵,以此发难,无不成者。然二王贪一时之利,不顾父兄,事成以后,主上岂有全理?殿下兄弟,固不待言;东宫、相国、单于,当在武陵兄弟,何肯与人也!今祸期甚迫,宜早图之。臣屡言于主上,主上笃于和睦,以臣刀锯之馀,终不之信。愿殿下勿泄,密表其状。殿下倘不信臣,可召大将军处置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惇,假之恩意,许其归首以问之,必可知也。”粲许之。猗密谓皮、惇曰:“二王逆状,主上及相国具知之矣,卿同之乎?”二人惊曰:“无之。”猗曰:“兹事已决,吾怜卿亲旧并见族耳!”因歔欷流涕。二人大惧,叩首求哀。猗曰:“吾为卿计,卿能用之乎?相国问卿,卿但云‘有之’;若责卿不先启,卿即云‘臣诚负极刑。然仰惟主上宽仁,殿下亲善,苟言不见信,则陷于诬谮不测之诛,故不敢言也。’”皮、惇承诺。粲召问之,二人至不应时,而其辞若一,粲觉得信然。

勒准复说粲曰:“殿下宜自居东宫,以领相国,使天下早有所系。今门路之言,皆云大将军、卫将军欲奉太弟为变,期以季春;若使太弟得天下,殿下无容足之地矣。”粲曰:“为之何如?”准曰:“人告太弟为变,主上必不信。宜缓东宫之禁,使来宾得来往;太弟雅好待士,必不以此为嫌,轻浮小人不能无逢迎太弟之意为之谋者。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收其来宾与太弟交通者考问之,狱辞既具,则主上无不信之理也。”粲乃命卜抽引兵去东宫。

凉州军士张冰得玺,文曰“天子行玺”,献于张实,僚属皆贺。实曰:“是非人臣所得留。”遣使归于长安。

时荀崧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屯宛,曾引兵围之。崧兵少食尽,欲求救于故吏襄城太守石览。崧小女灌,年十三,帅懦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且战且前,遂达览所;又为崧书,求救于南中郎将周访。访遣子扶帅兵三千,与览共救崧,曾乃遁去。

太宰河间王易、大将军勃海王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西河王延等皆诣阙表谏曰:“王沈等矫弄诏旨,欺诬日月,内谄陛下,外佞相国,威权之重,侔于人主,多树奸党,毒流海内。知休等忠臣,为国尽节,恐发其奸状,故巧为诬告。陛下不察,遽加极刑,痛彻六合,贤愚伤惧。今遗晋未殄,巴、蜀不宾,石勒谋据赵、魏,曹嶷欲王全齐,陛下亲信四支,那边无患!乃复以沈等助乱,诛巫咸,戮扁鹊,臣恐遂成膏盲之疾,后虽救之,不成及已。请免沈等官,付有司定罪。”聪以表示沈等,笑曰:“群儿为元达所引,遂成痴也。”沈等顿首泣曰:“臣等小人,过蒙陛下识拔,得洒扫闺阁;而王公、朝士疾臣等如仇,又深恨陛下。愿以臣等膏鼎镬,则朝廷天然雍穆矣。”聪曰:“此等大言常然,卿何足恨乎!”聪问沈即是相国粲,粲盛称沈等忠清;聪悦,封沈等为列候。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