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资治通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82章 (1)[第3页/共4页]

诏公卿举才德兼备者各一人,司马懿以兖州刺史太原王昶应选。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曰沈,名其子曰浑,曰深,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而善终,朝华之草,夕而寥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君子戒于阙党也。夫能屈觉得伸,让觉得得,弱觉得强,鲜不遂矣。夫毁誉者,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以贤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有害于身,又何反报焉!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十一月,丁酉,帝行如许昌。

袁子论曰:或云:“少府杨阜难道忠臣哉!见人主之非则勃然触之,与人言何尝不道。”答曰:“夫仁者爱人,施之君谓之忠,施于亲谓之孝。今为人臣,见人主失道,直诋其非而播扬其恶,可谓直士,未为忠臣也。故司空陈群则不然,议论整天,何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外人不知。君子谓群因而乎父老矣。”

十仲春,癸巳,颍阴靖侯陈群卒。群前后数陈得失,每上封事,辄削其草,时人及其后辈莫能知也。论者或讥群居位拱默;正始中,诏撰群臣上书觉得《名臣奏议》,朝士乃见群谏事,皆感喟焉。

乙未,帝行如许昌。

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魏纪五(起旃蒙单阏,尽强圉大荒落,凡三年)

青龙四年丙辰,公元二三六年春,吴人铸大钱,一当五百。

诏复立崇华殿,改名曰九龙。通引穣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扶风马钧作司南车,水转百戏。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曰:‘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粗心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太戊、武丁睹灾悚惧,故天降之福。今若休罢百役,增崇德政,则三王可四,五帝可六,岂惟商宗转祸为福罢了哉!”帝为之动容。帝性严急,其督修宫室有稽限者,帝亲召问,言犹在口,身首已分。散骑常侍领秘书监王肃上疏曰:“今宫室未就,见作者三四万人。九龙能够安圣体,其内足以列六宫;惟泰极已前,工夫尚大。愿陛下取常食禀之士,非急要者之用,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期而更之。咸知息代有日,则莫不悦以即事,劳而不怨矣。计一岁有三百六十万夫,亦不为少。当一岁成者,听且三年,分遣其馀,使皆即农,无穷之计也。夫信之于民,国度大宝也。前车驾当幸洛阳,发民为营,有司命以营成而罢;既成,又利其功力,不以时遣。有司徒营目前之利,不顾经国之体。臣愚觉得自今已后,傥复使民,宜明其令,使必准期,以次有事,宁使更发,无或失期。凡陛下临时之所行刑,皆有罪之吏、宜死之人也;然众庶不知,谓为匆急。故愿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钧其死也,无使污于宫掖而为远近所疑。且性命至重,难生易杀,气毫不续者也,是以圣贤重之。昔汉文帝欲杀犯跸者,廷尉张释之曰:‘方当时,上使诛之则已,今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不成倾也。’臣觉得大失其义,非忠臣所宜陈也。廷尉者,天子之吏也,犹不成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能够惑谬乎!斯重于为己而轻于为君,不忠之甚也,不成不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