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第2页/共2页]
有了这三万块钱,加上进级图书馆前就留下的两万元,赵大贵手上就有五万银元可用了。
遵循英国官方数据,1844年7月1日至1845年6月30日的上海丝茶出口量为茶叶3800027磅,不到三万担;生丝出口量6433包。
这时候的大班们刚打仗洋人买卖不久,多属于刚入行的新人,固然做的买卖范围很大,但活动范围首要范围在魔都四周,并没有到姑苏开辟新市场的。
如此说来,起码到承平天国活动发作,福州的茶叶贸易遭到本国人正视之前,遵循江宁条约开放的五个港口的对外贸易,九成以上都是由魔都和广州撑起来的。
没错,姑苏是此期间的清国最首要的丝绸纺织基地之一,职位和产量仅次于南京,超出于杭州和宁波等其他首要丝绸产地之上。
从魔都坐船,通过吴淞江(姑苏河)到姑苏,行船间隔也就一百千米,一个白日就能到,并且非常安然,几近没传闻过有水匪攻击一百吨以上商船的,如此说来比到湖州还要安然很多。
并且,到了1847年,中国的生丝代价会比1843年(或44年)降落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让“英国的丝织业者受惠不浅”,并且“引发了一种悲观的希冀,盼其持续增加,直至中国丝在英国消耗中代替大部分土耳其、意大利和法国丝的职位,大大无益于英国制造商。”
洋人在魔都后做过一番批评,以为单从市道繁华程度看,姑苏最好,宁波次之,魔都反而是最差的。
只是,赵大贵调查一番环境后,也发明有很多题目。
姑苏的茶叶代价跟魔都差未几,但生丝的代价倒是高出很多。
(知了注:上述引号内内容出自“B.P.P.: Returns of the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in China,for the Years 1847,1848”)
姑苏向来是中原富庶之地,一度有过“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在这一期间也是非常繁华的,从城廓和街面修建的制作程度看,比作为县城的魔都还要强上很多。
一开端还觉得是姑苏的贩子欺生,合起伙来涨价,细心一探听,还真不是,这里的生丝代价就是比湖州高出很多。
综上所述,能够晓得中国1844年的生丝年出口量达到靠近一万三千包,但在西欧的生丝市场上这点输出量底子不算甚么,另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同时对对西欧市场的生丝消耗的影响力恐怕也远低于很多专业人士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