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竹林颂:嵇康传奇》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0章:途闻思旧赋,相忆邈河山(下)[第1页/共2页]

——文天祥《正气歌》

托运遇于体味兮,寄余命于寸晷。

这日,荥阳嵇绍墓前,一对年青佳耦牵着十岁的儿子,前来祭拜。

——颜延之《五君咏》

三十二年后,公元304年,西晋八王之乱。嵇绍率军前去驱逐逃亡在外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的军队在荡阴被成都王司马颖大败,身中三箭,部下官员将士纷繁逃散,只要嵇绍毫不害怕,寂静地端方本身的衣冠,挺身保卫天子。

在汉苏武节。

在秦张良椎,

看着一身布衣,轻裘缓带的向秀,司马昭冷冷道:“听闻你与嵇康平生交好,恋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居糊口,为何本日又会来到洛阳?”

——杜甫《入衡州》

一一垂丹青。

司马昭归天数月后,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即位称帝,初创西晋王朝。他即位当晚,为了天下同庆,在宫廷大排筵宴,请来善弹丝竹的给事中袁准,字孝尼,操琴扫兴。

公元272年,十九岁的嵇绍被山涛保举为秘书丞,退隐为官。他一入洛阳,便以清俊脱俗的风韵引得满城颤动。有人对王戎奖饰他道:“嵇延祖卓卓之姿,如鹤立鸡群,的确惊为天人。”王戎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你没见过他的父亲,那才是绝代之人。”王戎下朝回府,一头扎进书房,将算钱用的象牙筹再次拨乱,一枚枚重新数起来。

袁准是嵇康本家堂姐之子,对古琴名谱非常痴迷,曾多次向嵇康肄业《广陵散》,未得应允。嵇康入狱之时,他怕《广陵散》琴谱就此泯没,便求嵇府下人偷出《琴谱》抄阅,在此中找到了《广陵止息》一曲,觉得就是《广陵散》。

“孩儿熟读《家诫》,内里虽教诲孩儿办事谨慎,明哲保身,但却有一句教诲孩儿记得最清楚。”

“你为何不逃?”司马衷问。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操琴。

司马昭闻之大悦,封他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安然从命,在朝几年,未曾发过一言出过一计,身在洛阳而心在竹林,将统统心血都倾泻在为《庄子》作注上。他与红荍厮守到老,生养了两个儿子。归天之时,《庄子》还差《秋水》与《至乐》两篇没有注完。郭象续注了《秋水》《至乐》两篇,将向秀的《庄子注》稍作窜改,全数窃为己有。

故交倘思我,及此平生时。

时穷节乃见,

竟是向秀追思嵇康的《思旧赋》。二人愣住脚步,转头看向酒垆。一展酒旗顶风飘荡,上面三个大字“刘伶醉”。二人相视一笑,牵着儿子,持续往前赶路。行了好久,再次回望,酒垆在落日中遥遥鹄立,竟已邈若江山。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

柴荆寄乐土,鹏路观遨游。

是非不由己,祸害安可防。

晚宴上,袁准为司马炎献上《广陵止息》。一曲戈矛纵横意,开启八王争斗门。愚笨痴心怎能抚,是真名流方可弹。这一曲错传的“广陵散”,为暗中的西晋王朝奏响了亡国之音。

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吕安兄不道,都会杀嵇康。

向秀入洛阳为官一年后的公元265年,一天深夜。司马昭年老体衰,已缠绵病榻好久。他将宗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唤到床前,叮嘱道:“当年曹丕与曹植两兄弟之事,为父不但愿将来产生在你们身上。”司马炎顿首承诺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会善待二弟。”司马攸却一言不发,只是望着父亲冷静垂泪。司马昭内心明白,本身担忧的事今后定会成真。摆了摆手,挥退二子,他怠倦地倚上床榻,闭目养神。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