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独尊儒术(求月票,求收藏)[第2页/共3页]
儒家的职位是非常之难堪,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驰名无实。
姬定笑道:“君上,那些商贾请人,亦是先问才气,再谈报酬,若两边都对劲,才立佣契,您这......。”
设内朝,得有个说法,你不能直接说我设内朝,就是夺你们的权,得将这个实在目标给袒护畴昔。那么拜姬定为上大夫,那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不敢!不敢!”
卫侯眨了眨眼,俄然反应过来,是呀!与他用饭都得出钱,怎能不谈报酬。连拍脑门道:“寡人一时冲动,几乎健忘了这等首要的事,不知先生要多少报酬?先生固然说。”
“多谢君上。”
姬定呵呵道:“我要君上拜我为上大夫,将下湾村赐赉我做食邑。”
还是你以为我卫国这庙太小,起步就要上大夫。
更令儒家愁闷的是,之前的敌手就只要道家,而现在墨家是异军崛起,已经能够与儒家对抗,法家固然在大众中并不得志,但是却深得君主爱好,进入战国以后,各诸侯国实在都是环绕着法家来变法。
故此卫侯对于姬定的这个建议,一方面感到非常惊奇,同时也感到非常迷惑。
但哀思的是,这也是卫国独一能够值得高傲的,除此以外,是一无是处啊!
姬定高深一笑道:“在君上与大臣们几番谈判不下时,君上是一怒之下,设内朝,拜我为侍中。”
姬定笑着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君上又可知他们口中的‘君子’指得又是甚么?”
姬定这才起家来,回敬一礼,道:“济何德何能,能得君上如此厚爱,若君上不嫌济才疏学浅,济愿为君上效以犬马之力。”
姬定连连摆手,道:“就算君上不提及,济也正筹算与君上申明这一点。”
姬定愣了下,拱手谦善道:“君上过奖了。”
“上...上大夫?”卫侯惊住了。
卫侯冲动地双手紧紧抓住姬定的双臂,动情地呼喊一声,又是泪眼汪汪道:“寡人若得先生互助,何愁这国度不兴。”
卫侯道:“之前寡人曾请殷大夫前来聘请先生,先生为何回绝?”
“我国素有君子之国的佳誉,可君上是否晓得此话最早是出自何人之口吗?”姬定笑问道。
卫侯闻言,立即就明白过来,这儒家只是一个标语,这关头还是操纵儒生的支撑来减弱世家大族,再加上内朝的设立,以求达到集权的目标,他思忖半响,俄然点头道:“仅仅如此,还是不敷得。”
你姬定这一上来要拜上大夫,商鞅、公孙衍、张仪可都没有你这么狠。
这是疯了吗?
“那里!那里!”姬定拱手回得一礼,又道:“现在君上但愿能够励精图治,而这也是家父所愿,济天然情愿帮助君上。但是,殷大夫乃是出身世家大族,在朝中不乏政敌,我不想卷入此中恶斗,也请君上能够谅解。”
当然,有德之人,还是会获得很多人尊敬的,那孟子固然不得志,但是诸侯们对他都非常礼遇,这个并没有变,只不过这尊敬归尊敬,谁也不会蠢到用儒家来治国。
“不不不!”
卫侯忙道:“乃是出自孔老夫子之口,其原话为‘卫地自古多君子’,而在以后,吴王之弟季老先生也曾说过,‘卫多君子,其国无祸’。”
姬定点头道:“恰是如此。既然我国多君子,那么可见在我国,儒学是有着很深的根底,君上若以德取士,那必定会获得很多儒生的支撑。且这以德取士,虽不能说是完整精确,但谁也不能说这是错的,那些世家大族如果反对,也必定会被千夫所指,不但如此,这儒家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仰仗儒家力量,君上便可潜移默化地将权力紧紧节制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