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页/共3页]
再一看关羽和刘备身上的佩剑,立即心中了然。
李睦承乌程侯一事,江东有识者皆知这是曹操的诽谤手腕,故而鲜少有人真的劈面用这个称呼,对李睦还是都由“权公子”相称。如此一来,赵云风俗性的一句“权公子”和刘备的称呼分歧,落在在坐的江东将士耳中,倒立即生出几分亲疏不同来。
“子龙无恙否?”趁孙绍回礼的间隙,李睦朝赵云点头,目光一掠,就重视到他腰间无剑,只要系剑的佩带垂于身侧,明显是在门外就解了剑。
孙绍一听要演武,立即两眼放光,紧紧抿着唇,满面期许地朝李睦投去一眼,随即又看周瑜一眼。这一年来军中的比试他也见的很多了,可越看就越是遗憾错过了周瑜和太史慈的那场比斗。现在一方是在淮阴与周瑜对战一夜不败的关羽,另一方则是他父亲孙策也奖饰过少年资高的吕蒙,让他如何不镇静?
并且,带路的小校还就这么直接把他引到了宴席之上。他此来用的是为广陵向江东借粮的借口,实际倒是要借船借道去荆州。荆州与江东虽有世仇,但毕竟孙坚是死在黄祖军中的暗箭之下,现在黄祖已亡,刘表与孙氏之间的旧仇就不是无可解的死局,但此人多口杂的场面,让他如何开口游说孙氏后辈不记孙坚之仇?
但是,她一念未决,赵云自刘备身后走出来,向他躬身一礼:“既是演武,云愿一试。”
她虽不信刘备会甘心为曹操所用,但是这么些日子来,这位汉皇叔却真的老诚恳实地呆在广陵江口,一点幺蛾子都没出。令她几近就要觉得他筹办就这么比及曹操和袁绍全面开战的一天,直接扑曹操的后路去了。
场面又喧闹起来,孙绍仰开端来看看李睦,再看看周瑜,见这两人好整以暇地坐了下来,涓滴没有制止的意义。周瑜的唇凑到李睦耳侧轻语,李睦唇角微扬,点了点头,也侧头低声说了一句。小家伙放下心来,也跟着在两人身前坐下,身形却微微朝后仰一仰,凝神从世人的喧闹声中聆听他二人的说话。模糊听到李睦提起“徐州夜袭”及“算账”,歪着脑袋想了想,悄悄为刘备叹了口气。
刘备趁夜而来,没想到正赶上吕蒙的拂尘宴,还没走进郡府大门,就闻到了浓烈的酒香,想想他在广陵只能用小斗发粮,而江东竟还不足粮酿酒设席,心中顿时生出一丝不平来。
刘备又来?
一面说一面退席,酒保把盏,醇香的酒浆递到刘备面前,仿佛看到了满满一盏米粮,引得贰心中又是一阵感慨江东少年当家,不知米贵粮难。
而别的一人,白衣短褐,高大威武,倒是赵云。
本来将士当中有民气生防备放下了酒盏,筹办随时迎战,也有人窃保私语,猜想刘备此来企图,另有人想着在徐州时被关羽袭营的那一夜而暗自谩骂,听李睦直接讽刺刘备缺粮慕酒,衅意实足,不由都轰然大笑,自有人立即嚷着叮咛酒保筹办添席,有人说要添在末座,也有人主张放在酒瓮边上,让他好好闻一闻酒香。
虽说刘备此来为客,邀客演武仿佛有些失礼,但他来的实在不是时候,酒过三巡,这些疆场拼杀的将士满身的血液都被酒劲扑灭,群情激昂之下,很有几分刘备若不点头,明天不管他为何而来,连这个门都别想走出去的意义。
周瑜最早开口:“船队多大,几石的船?”执了酒樽的手悄悄摇摆,眉梢带笑,黑眸腐败,不见一丝醉意。
当时领军的是太史慈,就算太史慈此时不在,犯江东军威,莫非不是该向孙绍赔罪么?更何况,李睦刚还说周瑜救关羽于豺狼骑中,刘备再提夜袭,被人袭营在前,却出兵相救在后,很有几分用心“提示”世人周瑜恩仇不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