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周郎周郎(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第3页/共3页]

世人皆知吴郡盐田乃是周公瑾之妻太史氏之创,但他不好当其面而言其妻,只能言孙绍和李睦的功劳,却向周瑜深深一揖。

比拟之下,孙绍这个小家伙从小出世在水乡里,倒是半点都不怵。提着衣摆,抢先从船头跃下,先仓促朝崔钧回一礼,然后回身向李睦伸脱手:“二叔谨慎脚下。”

这个期间的北地经济人文生长还抢先于南边,赤壁一战曹操固然元气大伤,但若论综合气力,还是远高于才生长了寥寥数年的江东之地。但李睦已经把盐产的根柢打下去了。再接下去,曹操已是半百之年,以十年为期,他年过六旬之时,还能有多少余力能领兵亲征?再者,丕植之争现在还未露端倪,但这十年以后的权力倾扎,李睦大可现在就打下埋伏,将来在暗中搀扶曹植一把,就能令这场萧墙之祸来得更狠恶一些,再摆荡一次曹氏的底子。

只不过崔氏后辈都以闲散之人,偶然政务为由回绝退隐。但李睦刚通过徐庶表示成心让孙绍拜在庞德公门下,素与庞德公素有来往的崔钧崔州平倒是主动表示可来州头相迎,从中引见。

而十年以后,孙绍近冠年,恰是她现在的年纪。少年如朝阳东升,六合恐惧,乾坤畅行。江东军中又大胆用年青报酬将,周瑜年未及而立,已是全军都督,吕蒙才过二十,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徐庶也不比他年长多少,赵云、张辽、甘宁、高顺现在也才而立之年。再过十年,这些人都值丁壮,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基石。

而李睦更是为这笔买卖要了个极好的彩头――左慈。

竹屋草舍,碧色葱嵘,岸边站着一名身材高大,样貌斯文的年青人一身青色细麻长袍,他们的船方靠到岸边,就朝他们拱手请安:“博陵崔钧,见过吴侯,见过州牧。”

既不想孤注一掷站明态度,也不肯获咎了李睦,崔氏一族的弃取应对,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士族对于李睦为荆州牧的态度。

之前撤离徐州时留下的那一支五百人的精锐水军,隔海寻岛沉寂经年,虽还不能说能够完整适应海上的风波,但已可船行本地,从吴郡港口解缆,绕开曹军驻扎的徐州,直接北上到达青州渤海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役打得是兵马,更是国力。她此番不战而得荆州,实在就是想把纯粹的战役拼兵力渐渐地指导到国力底气的比拼。

李睦当然不是不肯意请庞德公出山,她只是有自知之明罢了。汗青上经刘表、刘备和曹操、孙权,都没能请动他,她可不以为和这几位比拟,她有虎躯一震,就能令人纳头来拜的本领。

庞德公虽不退隐,但其门下弟子,以及交游的朋友,无一不是赫赫驰名的千古名流。再加上他的名誉,在荆州士族及北方士族中,都极有影响力。孙绍如果能拜入他门下,那与这些人不是同窗,便是旧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李睦早就给他讲过。

名流庞德公就住在这鱼梁洲上。

“周公瑾……”在小家伙一下子瞪圆了的双眼中,李睦腾地一下红了脸,放动手来按住周瑜的肩膀瞪他。

反几次复想了一遍,李睦终究长长叹一口气,嘀咕了一句:“这些士族文人就是费事,如果我儿子,直接扔到虎帐里去,谁不平直接打了再说。”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