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页/共3页]
岘山以南,沔水当中,有一浅滩名曰鱼梁洲,背山面水,风景极好。
赤壁一战以后,许都朝中对于曹操的非议极多,曹把持然能够强权压下去,但短时候内也必将不会再提嫁女之事了,不然不免落个送女乞降的非议。
这个期间的北地经济人文生长还抢先于南边,赤壁一战曹操固然元气大伤,但若论综合气力,还是远高于才生长了寥寥数年的江东之地。但李睦已经把盐产的根柢打下去了。再接下去,曹操已是半百之年,以十年为期,他年过六旬之时,还能有多少余力能领兵亲征?再者,丕植之争现在还未露端倪,但这十年以后的权力倾扎,李睦大可现在就打下埋伏,将来在暗中搀扶曹植一把,就能令这场萧墙之祸来得更狠恶一些,再摆荡一次曹氏的底子。
李睦与孙权同年,以将将及冠之龄掌一州州事,此前所未有之举。
惯拿刀剑的手手指苗条有力,骨节清楚,在她腰间轻巧地飞舞,青授在他指尖如水般流淌,赏心好看。
“周公瑾……”在小家伙一下子瞪圆了的双眼中,李睦腾地一下红了脸,放动手来按住周瑜的肩膀瞪他。
竹屋草舍,碧色葱嵘,岸边站着一名身材高大,样貌斯文的年青人一身青色细麻长袍,他们的船方靠到岸边,就朝他们拱手请安:“博陵崔钧,见过吴侯,见过州牧。”
前面由孙绍扶着,背后又有周瑜托着,李睦渐渐起家,渐渐下船,站稳了脚步,方才向崔钧拱手。
崔钧一愣:“两位分歧去?”
而李睦更是为这笔买卖要了个极好的彩头――左慈。
“如果庞德公不肯收阿绍入门……”
“胡喊甚么!”李睦一时嘴快,也没推测周瑜的反应那么大,一把按住他的嘴四下张望。这是鱼梁洲,不是他的府邸,天晓得四周没有没个把小牧童路过听到了甚么不该听的。
比拟之下,孙绍这个小家伙从小出世在水乡里,倒是半点都不怵。提着衣摆,抢先从船头跃下,先仓促朝崔钧回一礼,然后回身向李睦伸脱手:“二叔谨慎脚下。”
孙绍正处于对男女之事懵懂猎奇的时候,加上李睦成心将他当作划一的成年人来对待,凡事都不瞒他,他知事比平常的孩子早很多。此时看看李睦,再看看周瑜,偷笑一声,从矮榻上跳下来,一手牵了李睦,另一手拽住周瑜的衣袖,仰开端清清脆脆应了一声。
以孙绍为江东之主,与曹操能不战则不战。每过一天,曹操都会朽迈一点,而孙绍则将更成熟强大一点。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长江后浪推前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役打得是兵马,更是国力。她此番不战而得荆州,实在就是想把纯粹的战役拼兵力渐渐地指导到国力底气的比拼。
左慈谋刺孙策,李睦用孙权之名,以赋税互换杀兄之人,就算曹操对她明目张胆地帮助袁氏余党心知肚明,也只能憋着这一口气。
也就是因为这一口气,杨修在舒县晃了一圈,次次求见,周瑜次次都见,但一触及李睦,却不是在吴郡送嫁,就是在江夏坐镇,无功而返以后,曹操也就明白了江东对此事的态度。
感遭到孙绍有点严峻,李睦很天然地摸了摸他的头,将他被风吹得微乱的额发理了理,这才与崔钧酬酢:“久闻崔州平才名,本日得见,实在有幸。”
就像是后代为孩子辛辛苦苦择校,又送孩子去黉舍口试的家长,李睦看着孙绍跟崔钧往另一头的竹舍方向走去时,不由俄然生出几分忐忑来。
荆州牧固然是李睦,但这荆州境内大小官员的任命,还多数是周瑜一手筹办的,李睦顶多挑几个眼熟耳熟的名字勾出来。这博陵崔氏,就是此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