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周郎周郎(三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页/共3页]

小孩子的感受最为灵敏,孙绍并不明白程普这番愧对英主的纠结心机,但他能较着感到这个须发半白的老将对他的让步放纵之意。

李睦正在想顾家要和周瑜联婚之事。顾氏是江东世族,顾姝又面貌端丽,性子温和,与周瑜可谓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可想而知,若非她平空呈现在这个期间,这一场联婚,周瑜多数不会回绝。

但现在江东的文臣武将,却根基只分作两派,不是方向李睦,就是以周瑜为马首。由这两人之间的争斗机谋而明里暗里相争。但细心回想起来,在这看似纷争不竭的一年里,却并没过分度的本色性抵触。

江东之地本来或以资格为别分红老臣派和青壮派,或按照本籍分歧分作本土派与外来派,此中又更有文臣与武将分歧的阵营,以及来自六郡的英杰各自为营,相互争夺好处,另有几家相互联婚,可谓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干系极其庞大。

理了理思路,一把将他柔嫩的额发揉乱,她半蹲下来,与孙绍平视:“那若来的是张子布,你还陪我一起么?”

唯有定下曹氏女,甚么时候结婚,全看两家之间的盟约还残存几分,乃至三书六礼的流程就能破钞掉整整一年。最后如果拖到两家反目,这婚约天然也就跟着作罢了。

“我若结婚早,将来阿绍又当如何自处?”李睦这个借口找得语重心长,大义凛然,连她本身都要打动了。

听闻程普不肯走,李睦收回神思,狠狠叹了口气——程老将军脾气豪放,为江东孙氏交战半生,以他的身份,过问一下“孙权”的婚事,仿佛……她逃不畴昔。

借程普在武将中的影响力,将她欲保孙绍打稳根底的事鼓吹出去,同时也为周瑜他日正名打下一枚基石,李睦以先迎亲,待孙策丧期满后另娶曹氏女的说法,故而先下一半聘礼觉得定约打发了蒋齐,恰好用这送聘的借口,明言变更军中摆设。

而另一方面,听闻曹操有使过江,原还筹算多拜见几家江东名流,多交友几人的刘备却坐不住了。

这拖出来的时候,就是给孙绍长大的时候。再多五年,当孙绍年过而立,根底扎稳时,其侄仅得束发之龄,这差异最为稳妥。

更有一点,将来她留在吴郡,已经与周瑜定下姻约的太史慈家中幼妹天然也只能留在吴郡。有了这个借口,周瑜就大能够避权为由,一同留在吴郡。

自回吴地以后,他也曾迷惑李睦与周瑜本来明显极其靠近,偏这一年来却纷争不竭,直到比来周瑜求娶太史氏的事纷繁扬扬,才发觉这此中恐怕触及了后代私交,实非别人所能臆断,不想却俄然听李睦提起与周瑜同守吴地。

程普是跟从孙坚四周交战的老将,历经江东三世,郡府的保卫也不敢直接赶人,只能报到李睦面前。

思及于此,这员三世老将不觉心中惶惑生愧:“不想周公瑾如此气度,是我错看他了。”

拿孙绍做借口,占了大义又占了大利。兄终弟及,叔侄争权的事汗青上并很多见,李睦也不清楚汗青上在孙权的强势下孙绍又是多么处境,但现在是她占了这叔侄的名义,身在江东,就不能令人再因这“名义”起了别样的心机,生出乱来。

李睦晓得他是豪放忠义之人,更晓得这位老将在军中有很高的声望,现在固然周瑜掌大半兵权,但他既然要冒险兵出许昌及邺城,再令程普曲解下去,不免引发军中波澜,要他多耗心神。

程普一愣,只当他在感慨已到婚娶之龄,非常不解:“江东多的是灵秀女子,更多的是敬慕公子……”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