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第2页/共3页]
李睦觉得本身听错了:“谁遣使?”
便是如此,周瑜将本身的后路,以及他此行成败得失以后军中的应对,全数都交给她。
徐庶见她不答,俄然发笑:“如何,乌程侯素以算术见长,怎连九章开篇的算法都记不清了?”
性命相托。
九章算术,在李睦表示出“惊人”的计算才气以后,也在江东听人提起过,不过这卷书她倒是连长甚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读了,那里会晓得开篇是甚么?
黄月英出此题时,看着他摆出一地算筹,便莞尔轻笑,只在他得出答案时说了一句:“元直可论擅算,倒是算得无趣。”
再看向徐庶,只见他已不复方才吃惊难言,又哭笑不得的不天然神采,明朗的端倪缓缓展开,似有成竹在胸。
不想李睦底子就没看过九章,一个他完整看不懂的方程式,算得快准狠。唯独想不明白,莫非这“从天而降”的徐庶是来和她“参议算术”的?
这题中的数字都是她按照答案倒推反编出来的,只要她与黄月英晓得,就连周瑜也是只听她说了一句雉兔同笼,数头数脚而不知详细数量,现在徐庶能说出来,不是从黄月英那边晓得的还能是从那边?
李睦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夙来不喜好玩这类猜猜猜的游戏。还没猜完徐庶的来意,现在就连赵云都给她出哑谜,不由有些烦躁。
“赵将军……”许立俄然语塞,浑厚的面庞闪现出难堪忐忑之色,纠结了半晌,才支吾道:“赵将军没有话转告公子,也没有手札……”
李睦扫了徐庶一眼,当即回身翻开帐幕:“快请。”
总而言之,实在蹊跷。
徐庶神采微微一变。九章开篇确切是这道题,只不过他将题中的数字稍作窜改,若李睦只是读书而不是真正识算,换而言之,若她为世人所知的擅算都只是遵书而行,那她所得的成绩,究竟是出于己力,还是背后另有人指导,就有待穷究了。
不料他才出江东地界,就立即用到了!
此次随刘备去荆州的人手都是周瑜尽力安排的,不似昔日她又是巡营又是与兵士闲谈家常,故而这一拨人里,她连脸熟的也没几个,此人便是此中之一。
听得他全不知其意,只能亲来领教一番,何为“风趣”的算法。
俄然从天上掉下来个徐庶,走进她虎帐当中,她又如何会将人白白放走?
李睦一愣,一时没明白他的意义。她了解赵云不便以手札相托的难处,但如果连句话都没有,又何必动用青釭剑矫令将人遣返来?还挑个她熟谙的人。
“分开吴郡时都督交代,他不在军中,不能及时知悉战情,故若遇军令有违权公子号令,全以公子之令为先!”见李睦沉吟不语,许立赶紧又弥补一句。也恰是因为如此,当赵云拿出青釭剑要他速归时,他才会遵令而行。
更何况,刘备到了荆州就有刘表这个本家庇护,就算有甚么险处,赵云也不至于再找到她这里来。
身材略矮,体格结实的兵士单膝点地朝她施礼,闻言复拜:“禀权公子,非我有违军令,实赵将军以公子佩剑为令,令我日夜兼程赶回公子帐下,不得稍停。”
李睦刚报出答案,一念未绝,徐庶衣袖轻拂,又道:“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多少?”
“哈?”李睦眨眨眼,俄然抚掌而笑,“元直先生本来与月英是旧识!当时解法我俱都给她送去了,先生既知题,怎又要问其答?”
便在这时,门外忽又有人来报:“赵云将军遣使求见。”
听她提起黄月英,徐庶抿了抿唇,神采微微有点不天然:“雉二十三而兔一十二,我自有解法,只愿听乌程侯高见。”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催促李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