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周郎周郎(三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第1页/共3页]

引水埋锅,巡哨来回,铿锵的兵戈相击声和划一的脚步声衬着山风水声,朝阳烈烈,迸收回一股说不出的锋锐活力,隐在山林之间如一把蓄势待发的匣中利剑,只待战鼓激昂,便可龙吟劈空。

李睦不解,正要问周瑜,余光俄然瞥到不远处被营帐山木挡住大半的山道上,似有很多人影闲逛。

“嗯?”之前徐茂说他们只要不到一千人,可这会儿又俄然多出两倍来,李睦顿时生疑。看看营寨里来交常常的兵士,再看那已经绕到另一头只剩个背影的祖郎,想起他们马背上从袁术战地“扫”来的战利品,脑海当中立即蹦出个荒唐的动机来:“祖郎……该不是你的人吧?”

“祖郎呢?”李睦俄然想起好久没见的山匪头子来,转头问道。但是话一出口,她就认识到本身问了句废话。周瑜既然现在手里另有她面前看到的这很多兵马,又岂会再将祖郎放在眼里。

“北行沿途,瑜拼尽尽力,方得守神智一线腐败,虽非成心相瞒,可终却令你一起操心护持,心悬数日,冲犯失礼之处,还瞥包涵。”

任他胸中沟壑万千,却也一时想不出为何李睦会感觉祖郎本就是他的人!如果他的人,有那帮袁术打扫疆场的工夫,直接布一支奇兵,大风雅方吃掉那支目中无人的散军,乃至隐在寿春城外,时不时地给袁术找些费事,难道更好?他还缺那些废旧兵器,破衣烂衫不成?

徐茂不在营中,周瑜也不要旁人随行,好整以暇地带着李睦沿着全部营寨转了一圈,奉告她那里能走,那里能看,那里倒是点兵集将的必经之处,万不成逗留停滞。

周瑜的伤口规复得极快,第十天上华佗便拆了缝合伤口的丝线,换上层层叠叠的细纱布,放他带着李睦去砀山虎帐了。

不再含混其词,不再默许不语,一诺为定,至此不改。

再凝神细看了好一会儿,李睦鲜明发觉――那真的是很多人!

可若真如她所想……汗青上孙权几近在宣城丧命,岂不是周瑜也早该事前晓得?这又如何能够!

这下轮到周瑜惊奇起来。虽说他因李睦俄然带来了传国玉玺的下落,从而临时窜改由居巢和孙策汇合的打算。他分开寿春时就推测袁术毫不会等闲善罢甘休,故而急令徐茂集结居巢人马合为一处,前来策应,但是终究还是晚了几天。先是赶上袁术与刘备交兵后出兵返回的散军,中了流矢,又被李睦误打误撞离开了突围的部众。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将仅带了戋戋数百人的祖郎放在心上。

而他将祖郎部众编入麾下,不恰是因为李睦冒认孙权,劝降了此人么?

本来她还想问问,这三千人,是顾忌袁术才不入寿春,还是周瑜本来就有混淆了徐州的水,从而浑水摸鱼的筹算,才会来的?但是话到嘴边,俄然感觉不问也罢。

李睦长长叹出一口气,向周瑜摇了点头,自嘲地一笑,不自发连端倪也伸展了开来。

仿佛走进了死胡同,李睦完整把本身绕胡涂了。

见李睦惊奇,周瑜这才笑道:“我随叔父从丹阳解缆时,确只要一千人马,然伯符不放心,又遣了两千精兵随后策应。我沿途逐步减灶减员,最后只留下五百人直接进寿春,放到袁术眼中。其他世人一起由居巢沿水路往江东会籍用作策应,另一起则沿途随时回援……”

李睦即使不懂排兵布阵,但是却也模糊看出了周瑜筹办坐山观虎斗的筹算。

砀山并不算很高,只是他们位置选得极其奇妙。营帐不比树高,鹿角不出林外,再加上阳光的晖映,这一片连缀的营帐迎光而驻,如果从下往上看,百步以外,白茫茫的一片光中,只能模糊约约地看到些许影子,离得远了,竟是一点都看不出这里还藏着一队人马。待到天气转暗,这一片又随即隐于树林的暗影当中,无声无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