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周郎周郎(三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第1页/共3页]

待吴太夫人将她扶起来后屏退侍女主子,他当即上前两步,走到李睦身侧,也伸手在她肘下托了一把,公然就看到她眼角微红,眼睫轻颤,入鬓长眉的眉尖,俱是哀痛之意。

没有应下周瑜之请,当然是因为孙氏族中除了孙策以外,实在无人能与周瑜比肩。也更是因为看清了孙绍目前的处境。

李睦自穿越以来,便尽量不再去想宿世。有的人是她宁肯再也想不起来,而有的人倒是思之无用,不敢去想。

“我儿……安然就好……”吴太夫人明显没想到明知不是血脉嫡亲的环境下,她还能做足了礼数,不等她再拜,就赶快将她扶起来,一句“我儿”,说得心伤不已,眼眶发酸,目睹着就要失态,只能长长呼一口气,再反复一遍,“安然就好!”

就连血脉不异的亲兄弟都能有这等隐蔽的心机,又岂能再留意于旁人?孙策才得六郡不久,周瑜的兵锋已至江夏,他日成绩功业,必能再现孙坚当年直入洛阳之威,威震天下。

她虽从未上过疆场,也从不干与孙策的军务定夺,但她的见地眼界,胆魄考虑,都绝非平常妇人可比。

竹帘低垂,帘外设席,周瑜端端方正跪坐在席上,双手置于膝上,垂目敛眉,神采恭敬。只是唇角不由自主出现来的一丝苦笑,令他俊朗暖和的面貌显得格外活泼。

即使内心已经定了主张,却到底经历丧子之痛,心神动乱,再加上驳了周瑜之请而对李睦心存歉疚,吴太夫人一时没看出来她这一礼有何蹊跷,但是周瑜倒是看出李睦的变态来。

实在,早在李睦鄙人邳的所为传至吴郡时,吴太夫人就已然发觉出题目来。

“儿不孝,累母亲挂怀……”

她只是游移了半晌,不想不等她开口,双手就被吴太夫人一把拉住:“我儿终究安然返来了。”

此时对于孙权,再恨再怒再悲伤,除了一句“安然就好”,倒是再也说不出别的来。

他起意比李睦先一步回吴郡,日夜兼程,一起不断,要率先探一探吴太夫人对孙权,以及对李睦冒认孙权一事的态度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却也是想在真相相告之下,请吴太夫人出面,让孙权持续“病重”,再选一名孙氏族人来帮手孙绍。

孙坚活着之时,进退胜负,统兵御将,都从不瞒她。而孙坚身后,也是她将传国玉玺取出来交给孙策,要他投入袁术麾下,设法将被孙贲带走的孙氏旧将都收拢返来。

到底脸皮还不敷厚,当着面冒认人儿子,之前心机扶植做得再好,事光临头也是徒然。李睦脸上挣出一片通红,垂了目光只看那深衣上的暗色斑纹,她……是该先向吴太夫人行伏地大礼,还是要先哭一哭孙策?或者……再叹一把孙坚之仇终究得报?

缕缕轻烟细精密密地从博山炉中飘出来,又在斜照出去的阳光里缓缓飘散。青竹帘,低几案,团花深衣,广袖宽襟,一派古朴沉寂。内心纷繁扰扰的情感沉淀下来,脑筋垂垂规复腐败,李睦想了想,目光从吴太夫人按在她手背上的双手抬起来,已是清澈一片:“公瑾之意我明白了,却不知太夫人意下如何,阿绍又感觉如何?”

指尖忽地被人握住,倒是孙绍发觉李睦在门口停了脚步,觉得她心生惧意。

孙绍仰着脸看她,一双吵嘴清楚的大眼清通清澈,鼓鼓的脸颊上因方才一阵疾走而微微泛红。

李睦愣了一愣,渐渐昂首,只见吴太夫人梳了高髻,腰背笔挺,脸上略施薄粉,却掩不住微肿的眼眶,和眼底的蕉萃之色。她把唇抿了又抿,直抿得唇上泛出白来,赤色全无,仍止不住唇角轻颤,胸膛不住地起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