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1页/共3页]
这太不品德!
可当时她所图所谋,就仿佛那副印记一样足以令人一目了然。而现在,周瑜却全猜不到她又打的甚么主张。
高顺一身精甲,腰悬长剑,行动之间剑柄与甲面相击,铿锵仿若金石之音,将他整小我都裹挟在一股肃杀血气里。
周瑜惊奇地看了李睦一眼。
高顺朝她拱手一礼,在身上衣甲清脆的金属碰擦之声中,声音寂然,几无喜怒:“军中自有军规束缚,如有人违背军令,顺一并论处。”
饶是周瑜智计冠绝,也想不到李睦只是趁便在为没有产生的汗青事件背书罢了。她既然都出来了,归正也睡不成了,若不趁这个机遇将高顺和张辽两人再算计一把,岂不是白白被人扰了一场睡梦!
“甚么?”高顺才还了一礼,闻言不由猛地昂首,“权公子如何了?”
连夜整军,就是要请李睦一早就命令办理吕布的祭仪,不想李睦竟然在这个时候病了,那让他如何是好!
“公瑾代庖?”高顺望着他,点点头,正要称谢,但是目光堪堪往下一扫,却正都雅到他手里的外袍边沿仿佛染着一丝血迹,手上指尖仿佛也有血渍。眉峰一凛,语气略略松动:“昨夜将士伤多,故而顺擅将城中之医俱招至军中,稍后我便遣人来看看你的伤……”
仿佛应和他的话,降落悠长的号角声突然划破长空。
腹中一阵阵隐痛,身下激流澎湃。李睦咬着牙一动也不敢动,话说得标致,神采却愈发丢脸,强撑着向高顺抱拳拱手,腰背挺得笔挺,不管如何也不敢弯一下。
周瑜看了一眼他仍然放在剑柄上的手,目光一闪,正要说话,短促的脚步声俄然从回廊另一头响起,一名兵士飞奔而来:“报――刘备攻城……”
高顺神采一肃,终是不再提请医之事,微微躬身:“某……下邳城中彻夜整军已毕,请权公子示下。”
“高将军所言不错,权确切体质孤弱,不善技艺弓马,不如诸将英豪,更不及兄长武勇。但若将军仍成心与我兄共策马江山,立不世之功,权愿将军同守此城,直待我兄率雄师到来。而若将军心有疑虑,权本日便与公瑾率军自广陵南下,他日疆场再逢,再续高低。”
高顺微微一滞,紧绷着的面孔终究暴露了一丝难堪之色。
高顺内心一震。他是将领,不畏存亡,上建功业,下保家土,报明主,酬英豪,是以一起挞伐。他能够做疆场的杀神,可又怎能向百姓举起屠刀!
他们仓促拿下下邳城,彻夜尚可说是疲军休整。可本来的官员尚未安设,城中的粮仓、武备也未及盘点……
抬手系紧,再横他一眼――笨死了!不会说她去巡营了么?还微恙……微恙个毛线!
可高顺却目光安然,直接诘问:“那权公子身材有恙,可曾请医?”
她语声顿了顿,不等高顺答复,便又自顾自地续道,“下邳在张辽治下,陈登尚可单骑入城,可独见张辽,游说他投于刘备,将军又凭甚么能将我的病况瞒下来,不影响军心?就算我信将军军令如山,可民气呢?”
并且,李睦方才的神采仿佛很差。女子在此……期间,究竟……
高顺领军阵前冲杀多年,目光何其灵敏,见他这个行动,内心顿时起疑,眉头不由渐渐皱起来――周瑜身上衣衫洁净,明显已经换洗过了。那外袍上的血又是哪儿来的?
“刘备以仁义为号,德望为名,素得民气。将军在军中可用军令,然若城中百姓一心降刘,将军莫非还筹算将他们都屠尽杀光么?你当我是屠城的曹操么?”
“高将军。”周瑜缓慢地在内心思考,一面含笑着迎着两步,抢到回廊下,率先拱手一礼,客客气气地将独一通往李睦房门的廊道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