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四章 平辽三策[第1页/共2页]
李小九本来就是想找茬,看到安和的模样,当下就要发作。
“好,还是安爱卿知安和心,快将你的平辽三策讲一下。让朕与众位卿家听听。”
安和较着属于后一种人,在李小九的强大压力下,他俄然感受本身竟然变得非常沉着,脑筋里也非常清楚。之前乱成一团的思路很快变的井井有条,只是眨眼间的工夫,他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安和向李小九和世人施了一礼这才说道:
别的大臣则对安和的话嗤之以鼻,安和只不过是一个半大小子,又向来没有带过兵、议过政,如何能够有甚么平辽三策,估计最多只是一些陋劣之见罢了。
安和将世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心中却在暗笑,接着说道:
正在李小九满腔肝火无处宣泄的时候,俄然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安和,当动手指转向安和道:
张行成和褚遂良等人也都很怜悯的看着安和,但是却没有一点体例。
“安爱卿,现在文武百官都反对皇上征讨高句丽,你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反对朕?”
“安和这平辽之策是根据高句丽的实际环境制定,一共分为三策,第一策为疲敌之策:高句丽地处辽东,地盘出产未几,每年夏秋时节,是他们粮食收成的关头时候,此时我大唐能够派小股精锐停止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对付,迟误农时,同时封闭大唐与高句丽的边疆,严禁大唐的粮食流入高句丽,几年后便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国力大损。”
“嘶~”
李小九和文武群臣听了安和的第一策后,都是倒吸了口冷气,安和此计可谓是暴虐之极,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如果真的实施安和这条毒计的话,估计几年后高句丽已经不是国力大损,而是直接堕入内哄和崩溃的边沿了,到时那里还用大唐派兵,估计只用粮食拉拢民气就能安定辽东了。
“第三策为强已之策: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特别是夏季尤其酷寒,如果雄师在夏季之前没法霸占高句丽,就只能退兵比及来年春季再战。不过臣听闻高昌国有作物名为白叠子,其花如絮,不但能够用来织布,并且将白叠子添补进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还要保暖,如果能大量设备,将士们再也不消惊骇辽东的苦寒。”
李小九气的说不出话来,指着褚遂良的手都在颤抖,固然恨不得想杀了对方,但他却晓得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一个帮派,又是太宗临终前指定的辅政大臣,他还真有点耐何他不得。
李小九是拍案大笑,好不轻易有一个支撑的人,看模样还是早有筹办,竟然连战略都想好了!
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出如此老辣之计,这让李小九和文武百官不得不对安和刮目相看。安和已经完整堕入本身的思惟中,并没有重视到李小九和文武百官的反应,持续说道:
安和的话刚一出口,褚遂良等人都是悄悄点头,感觉安和年纪太轻,目光也太太短浅。而张行成则在心中感喟,以为安和固然充足聪明,但是却完善胆气和魄力。在李小九的压力下竟然背叛投降了。
“你……”
“第二策名为诽谤之策:高句丽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除了国君荣留王外,另有很多将军手握重兵,不听国君的号令,而荣留王也一向想要收回军权,我大唐能够派细作进入高句丽,或拉拢或威胁,教唆荣留王和实权将军之间的干系,以达到分化之目地,乃至让其发作内哄,到时我大唐再发雄师,便可一举将其荡平。”
“是,皇上!”
李小九也有些不测,本觉得安和会和别的人一样反对征讨高句丽呢,没想到他竟然是独一一个支撑本身的人,这让伶仃无援的李小九感到格外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