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楔子:御风之术[第1页/共2页]
姜维回身抓起长枪,游移是否仍要挺枪上前,却被诸葛亮喝住,“伯约,你且退下!”
再说使刀的黑脸将,倾尽尽力的一刀劈空,心中已是镇静不已,又见火伴已死,自忖绝非姜维敌手,仓猝拨马往本阵败走。姜维也懒得拍马追逐,右手一扬,像掷标枪一样,手中亮银枪脱手投掷出来,直戳那将后心。
诸葛亮从木人像那边死而复活,实在不成思议,全场不约而同响起赞叹之声,乃至一些魏军都丢下兵器当场膜拜,更不要说姜维等蜀军将校,全都行叩拜大礼。
但第三支箭却以极其刁钻的角度,贴着银枪从姜维右肋空地下穿过,直奔诸葛亮的面门,姜维想要回身再挑已是来不及了。
“司马都督,你终究要以真脸孔示人了吗?”诸葛亮轻摇羽扇,方才脱手之人,恰是魏军都督司马懿。
电光火石间,那支羽箭直直停在离诸葛亮面门不到半尺的处所,没法进步一寸,箭身却仍然颤抖不已,只见诸葛亮微微一笑,羽箭倾斜落在地上,仿佛是射到了一堵透明的钢墙之上。
“不敢当,不敢当,也有赖这黄龙木像里封印的数位道家先师的修为,不然我也难有其功!”诸葛亮轻摇羽扇。
“好胆!”只听一声断喝,诸葛亮身后闪出一将,手中银枪轻抬,只听得铛铛两声,将此中两箭挑飞,显现出将军深厚的功力和精准的枪术,脱手的恰是大将姜维姜伯约。
而他身后的诸葛亮却仍傲身矗立,连眼皮子都未抬下。
接着,三人三骑,走马灯般战在一处,转眼便斗了十余合。
能成为司马懿的贴身亲随,东征西讨,手上确切有些真工夫,两边相距不过戋戋百步,三支劲箭已转眼即至,劲道却未减弱,乃至另有模糊加快之感。
使刀将校拨转马头,挥刀急劈,却还是慢了一拍,被姜维扭身躲过,劈了个空。姜维也不管他,只见银枪从马腹处刺出,如毒蛇吐信般直刺使戟那将的胸膛,那将避无可避,惨哼一声,倒栽下来,也是报了刚才暗施暗箭之仇。
蜀军中眼力高超如姜维的,更时暗自吃惊,如果本身抛出大氅击落银枪,最多也只要三四成掌控,但要将银枪的冲力化去,再倒掷返来,绝无能够办到。
姜维乃是蜀军数一数二的大将,司马懿的亲随也是从万军当中精挑细选的懦夫,虽是以一敌二,却也能堪堪打个平局。
只要眼力高超如司马懿者,才会重视诸葛亮左手中指与知名指相扣已结了一个御气的法咒,周遭气流暗涌,构成护障。
“诸葛丞相谈笑了,我便是我,何谈真脸孔呢?”司马懿面露对劲之色,却故作惊奇。
而更惊奇的是,脱手那人也不知是用了一个甚么巧劲,银枪竟然又横飞返来,速率比之刚才更快,也幸亏姜维眼明手快,斜身拨马,侧身遁藏,银枪擦着姜维耳际飞过,倒插在他的马后,枪身还震颤不已,卷住亮银枪的那物也缓缓落在地上,竟是一件深色大氅。
使戟的那将忙赶来救,尽力直刺姜维后背,倒是正中姜维下怀,俄然回枪疾刺,先重挑戟头,震得戟势全消,接着用劲绞戳,一套连招下来,长戟应枪上扬,那人当即佛门大露。
姜维倒是毫无惧色,手顶用上真力,枪头一转挑开劈来的大刀,接着纯凭身意反手一枪,在戟尖尚差两寸刺进本身腰胁的那刻,点中戟头,吵嘴二将的力道均稍逊姜维,大刀长戟立时被震得往外荡将开去。
两边,都沉着应对此生最为险凶的一战。
“好胆狗贼,竟敢暗害我家丞相!”姜维一声怒骂,双腿轻夹马腹,挺枪直奔司马懿,司马懿身后两名将校一刀一戟,拍马齐出,使刀的是个黑脸将官,使戟的是个白面小将,恰是刚才射箭的那人。